五月份是桃樹花后坐果與第一次生理落果發生期,同時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桃樹病蟲害也進入始發期,因此,五月份是桃樹生產管理中“保果、保葉”的關鍵時期。桃園管理主要內容是花后修剪、生長季修剪(摘心)、花后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
一、桃樹復剪和新梢處理
桃樹謝花后,要繼續疏除沒有葉芽只有花芽的枝條,該種枝條結果后果實會自然脫落,浪費大量的樹體營養,生產上應及時疏除,避免樹體養分的消耗;謝花后對無果枝條也應及時疏除或短截(有空間),以減少養分消耗,打開光路,防止樹體郁閉;對過密枝進行短截(有空間)或疏除;當新梢生長至15-20公分時進行摘心(新梢頂端的幼嫩部分去除),使其早發副梢,增加分枝級次,形成較多的結果枝,從而有利于幼樹成形和提早結果,并為冬季回縮修剪奠定基礎,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對背上競爭枝、旺枝還要進行合理處理(有生長空間的可以采取摘心、扭梢、拉枝使其轉化成結果枝)。
二、追肥
為擴大葉面積,滿足樹體新梢生長及幼果發育對養分的需要,樹勢較弱的果園應及時做好追肥工作,一般不超過全年用肥量的15%(以氮肥為主)。
樹勢較強的果園可少施或不施。對已在冬季施入基肥并科學添加餅肥和復合肥的中庸桃園,可省略本次施肥。
三、病蟲害防治
1、蚜蟲:應密切關注蚜蟲的發生情況,謝花后噴1次10%的吡蟲啉1500倍液(每30斤水放入10克)或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每30斤水放入3克),由于此蟲危害桃樹葉片背面,用藥時應對葉片背面著重噴施。
2、梨小食心蟲:桃樹謝花后結合蚜蟲的防治,桃園噴施25%除蟲脲3號2500倍液(每30斤水放入6毫升)。
3、桃穿孔病:桃樹謝花后噴一次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30斤水放入18.75-25克)或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每30斤水放入10克),防治桃樹穿孔病、炭疽病等。
4、桃紅頸天牛:4月下旬桃樹紅頸天牛將開始進入危害期,應密切觀察桃樹主干附近有否木屑產生,如果有木屑產生需立即進行人工捕殺幼蟲。
四、合理補鈣桃果不裂
裂果屬于生理病害,一般發生于果實第二次膨大期。此時果實進入快速膨大期,果肉的膨大往往快于果實的生長,致使果皮開裂。尤其是久旱遇暴雨,果樹吸收大量水分,果實迅速膨大,將果皮脹開,形成裂果。
所以桃樹的水分管理一定要注意不可使土壤過于干旱,在果實膨大期,一直保持合適的土壤墑情,使果實的膨大平穩進行。在久旱情況下,不可猛澆大水。暴雨后要及時排水,鋤劃晾墑,以減少水分的供應過快過量。
桃果后期沿腹縫線變軟腐爛也屬于生理病害。從缺素來講,主要是缺鈣,桃樹對鈣特別敏感,缺鈣不但出現腹線處變軟、腐爛,就整個桃子來講硬度也降低,口味變壞,耐儲力下降。鈣的吸收有兩種方式,一是根吸收,一是葉面吸收。
近年來好些果農大量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尤其是雞糞之類。有機肥未經發酵,施入土壤以后,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將嫩的吸收根燒壞,大大影響了根的吸收能力,使樹體變弱早衰,甚至死亡,也影響了鈣的吸收。
葉面補鈣效果一般也不太明顯。這與葉面使用的鈣肥品種關系很大,因為鈣在作物體內移動性很小。建議葉面補鈣最好選擇甘露醇螯合鈣、荷皇螯合鈣或果蔬鈣等,這些鈣肥在樹體內能上下左右傳導,使葉面上的鈣能傳導到果實上去,增加了鈣的使用效果。另外,裂果與缺鈣也有一定的關系,增加鈣肥能使果皮變硬,增加韌性,對防止裂果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