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是園林植物養護管理中一項重要措施。
修剪能調整植物的生長勢,調節植物的通風透光和水肥分配,防止病蟲害
的發生和蔓延,促使植物茁壯成長;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樹形,提高景觀效果。
在實際的修剪過程中,由于植物種類、生長習性、生長環境及景觀設計要
求的差異,修剪的具體作業方案和技術要求也不同。
十二不良枝判定修剪法:主要指病蟲害枝,干枯枝、分蘗枝、干頭枝、徒長枝、下垂枝、平行枝、交叉枝、叉生枝、陰生枝、忌生枝、逆行枝。
修剪方法
(1)制定修剪計劃:測量記錄每株樹木的胸徑、樹高、冠幅,以備制定“目標樹形設定”修剪計劃。
(2)樹型標準:在一整排樹中,選定一株介于樹高與冠幅都處于中間標準植株作為“標準樹形”,并作為整體修剪的參考標準,修剪時特別注意觀賞面的修剪。
(3)確定高度標準:選定一株接近整體樹高平均值的作為修剪參考標準,若高度高于此標準的,可進行頂端摘心短截,若樹高低于這個標準,則進行“側枝摘心”,促其頂梢繼續生長,并促進高生長。
(4)確定冠幅標準:依據接近整體樹冠冠幅平均植的植株作為整體修剪依據,若冠幅低于此標準的,則進行“頂梢”摘心,短截,以促進其側枝橫向生長,盡快使植株冠幅變寬。
(5)確定枝下高:應根據整體的栽植空間與用途,考量“枝下高度”、建議:若是喬木類的行道樹,枝下高在車道這一側的保持4~5米的高度,靠近非機動車道、人行道這一側的應保持2.6米以上高度。若是緊鄰公共設施,樹冠應該保持與公共設施安全距離,具體安全詳見成都市城市綠化養護技術規程。
(6)修剪類型:經目標設定后即可將這些群植或列植的樹木進行“十二不良枝判定修剪”和“疏刪W修剪”與“短截V修剪”
(7)目標及標準:以此作為每年開始進行修剪計劃的依據。
喬木養護性修剪
1.常規修剪:修剪十二條不良枝條
2.稀疏樹冠:疏剪
3.控制樹木體量:對樹木可進行回縮、截稍修剪
4.抬高樹冠:為使樹冠不擋交通標志或避開透景線
5.平衡樹勢:林緣或一側的光照不良,常常形成偏冠,每年進行平衡修剪,會形成美觀、安全、健康的樹形,減少風倒的危險
6.暴風雨后樹木修剪:對一年生枝短截、對多年生斷裂大枝要回縮或疏剪。
7.市政設施附近樹木的定向修剪:樹冠上方有線的可截稍、抹頭、回縮修剪;樹冠一側有線,對線路高度以下的一年生枝條短截時留剪口下芽,對與線路等高且向線路方向生長的枝條采取截稍的方法,可防止對電線的干擾。
大枝的修剪
1.剪口指疏截修剪所造成的傷口,剪口一般在芽的上方或基部。剪口的斜切面與芽的方向相反,其上短略高于芽0.5厘米,下端不可留樁或距離芽太近(一般5-10毫米)。修剪枝的條的剪口要平滑,與剪口芽成45度短的斜面。
2.疏枝的剪口處不留樁。
3.若為了擴張樹冠應留外芽,若為填補樹冠內膛,應留內芽;若為改枝條方向,剪口芽用應朝所需空間處;若為控制枝條生長,應留弱芽,反之應留壯芽為剪口芽。
修剪后的傷口保護
1.修剪時應盡量減小剪口的創傷面積,使創傷面保持平滑、干凈。采用“粗枝
三刀法”從脊線到領環的角度下刀就能保護傷口。
2.給修剪后的傷口用2%的硫酸銅消毒,再涂抹一層保護劑,效果較好的保護劑有以下幾種。
(1)保護蠟:用松香2500克、黃蠟1500克、動物油500克配制。先把動物油放入鍋中用溫火熔化,再將松香粉與黃蠟放入,不斷攪拌至全溶化,熄火冷凝取出裝入塑料桶備用。
(2)液體保護劑:用松香10份、動物油2份、酒精6份、松節油1份。先把松香和動物油一起放入鍋內加溫,熔化后立即停火,稍冷卻后倒入酒精和松節油,攪拌均勻后倒入瓶內備用,使用時用毛刷涂抹即可。
(3)豆油銅素劑:用豆油、硫酸銅、熟石灰各1份,硫酸銅、熟石灰預先研成細粉末,然后把豆油倒入鍋內煮至沸騰,再把硫酸銅、熟石灰加入油中攪拌均勻,冷卻后即可使用。
(4)瀝青涂劑:瀝青8.5份、機油或柴油1.5份,加熱后均勻涂抹傷口。
( 5)涂 白 劑 :生 石 灰 4份 、 動 物 油0.5份、水20份,先將動物油加熱,再用水化開石灰,混合攪拌均勻,涂在傷口即可
修剪園林樹木的工作人員穿戴
配備要求:工作服(長袖、長褲)、工作鞋(防滑、防穿刺、防導電)、手套、反光背心、安全帽、安全帶、護目鏡。
修剪作業適期”:的判定原則如下:
(1)(針葉、闊葉)落葉植物,宜選擇“休眠期間”,即落葉后到
萌芽前的時期。
(2)(針葉)常綠植物:宜選擇“休眠期”,即冬季寒流冷鋒過境后
的時期
(3)(闊葉)常綠植物,宜選擇“生長旺季”,枝葉萌芽時即屬于生
長旺季。
其中又可分為:萌芽期長者于“萌芽期間內”,萌芽期短者于“萌芽
前一個月期間”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