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綠地中喬木、灌木修剪原則、修剪要求、修剪時期與修剪次數、修剪準備、修剪方法和作業安全。
本標準適用于城市園林綠地中喬灌木的修剪。
2.1 整形:對樹木施行一定的技術措施,以形成栽培者所需要的,樹體自然生長所難以形成的樹體結構和外形。整形通過修剪完成。
2.2 修剪:服從整形的要求,對樹木的干、枝、葉、花、果、芽和根等進行的剪截、疏除、造傷等操作。修剪是在樹木成形前后,為創造和維持、發展樹形采取的措施。
2.3 樹冠:主干以上枝葉總稱;
2.4 主干:第一個分枝點到地面的部分;
2.5 中干:主干在樹冠中的延長部分;
2.6 主枝:著生在中干上的主要枝條;
2.7 側枝:著生在主枝上的主要枝條;
2.8 骨干枝:組成樹冠骨架永久性枝的總稱。如主干、中干、主枝、側枝等;
2.9 延長枝:各級骨干枝先端延長部分。
2.10 新稍:落葉樹在落葉前,常綠樹自春季至秋季當年抽生的部分,也稱作當年生枝。
2.11 一年生枝:當年抽生的枝條從落葉到第二年該枝上的芽萌發前為止,這樣經過一年生長的枝條為一年生枝。一年生枝有大量的芽,通過修剪可促進進一步分枝,是整形修剪的主要對象。
2.12 二年生枝:一年生枝春季萌發后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為止,稱二年的枝。
2.13 并生枝:自節位的某一點或某個芽的位置并生出 2個或2個以上的枝。
2.14 平行枝:2個枝條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生長的枝條。
2.15 直立枝:垂直于地面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
2.16 重疊枝:2個枝條在同一個垂直面上,上下互相重疊。
2.17 輪生枝:枝條間的著生點相距很近,好似從一點發出,放射狀伸展。
2.18 內向枝:向樹冠內方生長的枝條。
2.19 斜伸枝:與水平線成一定角度的枝條。
2.20 交叉枝:互相交叉的枝條。
2.21 萌蘗枝:根或枝干上由不定芽萌發抽生的枝條。
2.22 徒長枝:生長特別旺盛,枝粗節大,含水多,節間長,芽小而不飽滿,組織發育不充實,常直立向上生長。多著生在枝條背部或枝叉間。
2.23 開花枝:著生花芽的枝條,觀花樹木稱花枝,果樹上稱結果枝。根據枝條的長短又分為長花枝、中花枝、短花枝和花束狀枝。
修剪枝條名稱
園林樹木栽培通常講究其觀賞效果,一方面強調綠化布局中的樹木配置,另一方面重視樹形結構;任何樹木如不采取整形修剪措施,放任生長,則難以達到園林綠化的立意要求。
3.1 調節園林樹木的生長發育
3.1.1整形修剪對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
通過對園林樹木一些枝條的修剪如修掉病蟲枝、瘦弱枝、徒長枝、萌蘗枝等,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而有利于健壯枝條的培育,有利于培育我們想要的樹形。
3.1.2調節營養生長和開花結果
適當的修剪可維持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間的平衡(保證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在數量上相適應),修剪可使樹體養分集中、新梢生長充實,可促進大部分短枝和營養枝成為花果枝,控制成年樹木的花芽分化比例。
加強營養生長——令其多發長枝,少發短枝,促發強枝,為形成花芽制造營養。
加強生殖生長——令其多發中短枝,營養積累充足以分化花芽;做到長、中、短枝、花枝和營養枝等各類枝條互相搭配,既有一定的數量和比例關系,又要注意分布位置。
疏花疏果——果樹和觀果樹避免大小年,觀花樹可年年花開滿樹,避免花、果過多而造成的大小年現象。
3.1.3調節樹體內水分、營養和激素
“根冠平衡”:根系和樹冠水分代謝的平衡是移植成活的關鍵。樹木移栽過程中根系損失嚴重,吸水能力降低。如胸徑10cm的出圃苗木,移栽過程中可能失去95%的吸收根系,因此必須對樹冠進行適度修剪以減少蒸騰量,緩解根部吸水功能下降的矛盾,提高樹木移栽的成活率。反季節種植時,地上部分的修剪至關重要。
3.2促使(衰)老樹的更新復壯:
樹體進入衰老階段后,樹冠禿裸,生長勢減弱、花果量明顯減少。通過更新修剪,對衰老枝條強剪或疏除,或對衰老樹上的主、側枝分次鋸除或回縮,以刺激枝干皮層內的隱芽萌發,選留其中生長勢強,位置分布合理的新枝替代原有老枝,進而形成新樹冠,以恢復樹勢、更新老枝的修剪方法。
3.3通過修剪改善樹木通風透光條件
當樹冠過度郁閉時,離心禿裸明顯,枝條下部光禿,葉片位于樹冠外表,開花部位外移,樹體下部僅有樹干,樹冠成為單薄的天棚形。及早疏除過密枝條可有效防止這一現象的產生。同時樹冠過度郁閉,加大內部相對濕度,也易誘發病蟲害。通過適當的疏剪,可使樹冠通透性能加強、降低相對濕度、增強光合作用,從而提高樹體的整體抗逆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4調控樹形和尺寸,形成景觀特色
3.4.1控制樹體生長,體現并增強設計師的意圖
每個設計師都有心目中最完美的設計思想,園林樹木以不同的配置形式栽植在特定的環境中,并與周圍的空間相互協調,構成各類園林景觀。栽培管護中,修剪不僅是樹木健康生長的保證,而且可以控制與調整樹木的樹冠形狀和結構、形體尺度,以保持原有的設計效果。
日常養護管理:除病弱枝、枯枝、過密枝等,使樹體呈現最美的姿態;
維持和有效利用空間:山石上或有限的空間的樹木,要控制樹體生長,達到緊縮成寸、小中見大,并與空間協調統一;建筑前的樹木和藤本,需要控制一定的冠幅和分布,以免影響室內通風、采光。
3.4.2 調節枝干方向
植物藝術造型通過整形修剪來改變樹木的和枝干的方向和形態,創造出具有更高藝術觀賞效果的樹木姿態。
3.5解決樹木與建筑、道路的矛盾,避免安全隱患
3.5.1根據樹木生長位置,控制樹冠枝條的密度和高度。
a.道路綠化應符合行車視線和行車凈空要求,一般人行道凈空2.5m,車行道凈空要求4.5m以上,以保證行人和車輛通行減少行車安全事故;b.通透式配置綠地上配植的樹木,在距相鄰機動車道路面高度0.9m至3.0m之間的范圍內,其樹冠不遮擋駕駛員視線的配置方式;c.中間分車綠帶應阻擋相向行駛車輛的眩光,在距相鄰機動車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間的范圍內,配置植物的樹冠應常年枝葉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d.停車場種植的庇蔭喬木可選擇行道樹種。其樹木枝下高度應符合停車位凈高度的規定:小型汽車為2.5m;中型汽車為3.5m;載貨汽車為4.5m。
3.5.2保持高架線、電線電纜的安全距離,避免枝干伸展損壞設施。
3.5.3 打開“風路”,通透樹冠,降低風壓,增強樹體抗風能力,防止風倒(特別對于淺根性樹種,很容易風倒,在設計時應特別注意)。
3.5.4及時去除枯、死枝干,避免折枝倒樹,保障行人、車輛安全。
4.1服從樹木在園林綠化中的用途和功能,植物生態優先原則(因需修剪、為我所用)
4.1.1行道樹:以遮陰生態功能為主,保證足夠的枝下高,主干要達到2.5~3.0米,樹冠高宜占全樹高度的 1/2~2/3以上;
4.1.2觀果樹:多產果為目的進行修剪;
花灌木:群體美要輕剪(花多),強調個體美可重剪(花大果大);
4.1.3觀枝灌木:保證大多數枝條處于最佳觀賞年齡,逐年分次更新老干;
4.1.4園景樹和孤植樹:盡可能使其自然生長,擴大樹冠,體現自然美;
4.1.5綠籬:經常修剪,保持造型。
4.2遵循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因樹修剪、隨樹做形)
4.2.1根據樹木的年齡時期,各年齡時期修剪的重點不同。
4.2.1.1幼年期:為了盡快形成良好的樹體結構,以短截為主,促進多發長枝,再選留骨干枝以加快樹體結構形成;樹體結構基本形成后,為提早開花,對于骨干枝以外的其他枝條應以輕短截為主,促發中短枝,制造更多的營養,促進花芽分化。
4.2.1.2成年期:樹木處于旺盛生長的開花結實階段?;ü悩浞N的修剪在于調節生長與開花結果的矛盾,使營養枝和花果枝保持適當的比例,形成健壯完美的樹形,防止不必要的養分消耗,穩定并延長豐花碩果的狀態;為延長該階段推遲衰老階段的到來,可逐年選留位置適當的萌蘗枝,逐年疏掉老枝,保證枝條的不斷更新。觀形類的樹木,通過修剪保持原有樹形,以防變形和內膛空虛。
4.2.1.3衰老期:樹冠衰老,通過修剪促進向心更新,以重短截為主,激發更新復壯活力,恢復生長勢,修剪強度應控制得當;此期,對萌蘗枝、徒長枝的合理有效利用(更新樹冠和骨干枝),具重要意義。
4.2.2樹木生長發育習性
4.2.2.1枝條和分枝習性:單軸分枝的樹種,干性強,保留主干和中干,控制側枝、剪除競爭枝(避免形成雙叉樹形)和干擾樹形的側枝,保證中干的頂端優勢;如白楊、銀杏具有明顯的主干,要保留中央領導干,形成尖塔形或圓錐形樹冠(少修剪,以除病弱枝和擾亂樹形的枝條為主);如果要培養球形或矮化樹冠,則去除頂芽,打破頂端優勢。合軸分枝的樹種,易形成多叉樹干,整形時不留或僅留少量中干??蓪㈨斨Χ探?,剪口留壯芽,形成粗壯側枝,以逐段合成主干向上生長。頂端優勢不強,發枝力強的合軸分枝樹種,整形時不留中干,形成圓形、半球形等形狀。如榆葉梅、梔子花、黃刺梅等。假二叉分枝和多歧分枝的樹種,可按分枝方式形成開張的樹形。可將樹干頂梢下面的側芽剝除其中一個芽的方法來培養中干。喜光的樹種,如梅花、碧桃、榆葉梅、玉蘭等,為促使其多開花,宜修剪成自然開心形;枝條下垂并開展的樹種,修剪時在枝條拱起部位的附近短截,選留外芽,以擴大樹冠,形成開展的樹形。如龍爪槐、垂枝梅、垂枝桃等。
4.2.2.2成枝力的強弱:發枝力和愈傷力差的樹種輕剪或不剪;如玉蘭、梧桐、桂花、銀杏等;發枝力和愈傷力強的樹種能耐多次修剪,可以重剪,如懸鈴木、國槐、白蠟、月季及可作綠籬的樹種如大葉黃楊、黃楊、金葉女貞等;
4.2.2.3花芽著生部位、性質、分化時間:不同樹種的花芽著生部位不同,有的著生于枝條的中下部、有的喜生于枝梢頂部;花芽性質,有的是純花芽,有的為混合芽;開花習性,有的是先花后葉,有的為先葉后花。花芽分化的時間,有些在夏秋,有些在冬春;所有這些性狀特點,在花、果木的整形修剪時,都需要給予充分的考慮。玉蘭、厚樸、木繡球等具有頂生花芽的樹種,不能在休眠期或者在花前修剪;榆葉梅、櫻花等具腋生花芽的樹種,可視具體情況在花前修剪,但以短截為主;迎春、桃等具腋生純花芽、葉芽的樹種,剪口芽不能是純花芽,否則花后會留下一段枯枝,影響樹體生長;對于觀果樹木,幼果附近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葉片作為有機營養的供體,否則花后不能正常座果,落果嚴重。
4.3 根據生長地的環境條件(因境修剪、因景修剪)
4.3.1生長地的生態條件(因境修剪)
生長在風口處和多風地區,樹木的根系要深,喬木主干不宜過高,應采用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并適當疏剪枝條,保持良好的透風結構,增強樹體的抗風能力。
在鹽堿地、地下水位高、土層?。ù蠖嘟涍^換土)處,也要注意應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地下水位高處,喬木定干要低。
生長空間的大小、光照、水肥條件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土地肥沃處以修剪整形成自然式為好,土壤瘠薄處應適當降低分枝點;在春夏雨水過多,易發生病蟲害的地區,應采用通風透光的樹形,在氣候干燥,降水量少的內陸,修剪不宜過重。孤植樹和叢植樹生長空間較大時,在不影響周圍配置的情況下,孤植樹要開張枝干角度,最大限度地擴大樹冠;如果生長空間較小,則應通過修剪控制樹木的體量,以防過分擁擠,有礙觀賞和生長。
4.3.2 樹木生長地的配植環境(因景修剪)
不論樹種是否相同,只要在景觀中作用、功能及景觀需求不同,就應采用不同的整形修剪方式。如桃花:栽植在湖邊,可修剪成懸崖式;種植在大門兩側,可整形修剪成自然開心形、樁景或半球形;配置在草坪上,則以自然開心形為宜。如榆葉梅:梅樁式,適合配置在建筑、山石旁;主干圓頭形,配置在常綠樹叢前面和園路兩旁;叢狀扁球形,適宜種植在坡形綠地或草坪上。
4.4 因枝修剪,隨樹做形
對于造型樹則要維持造型形狀進行修剪,掌握每個部分枝條開展角度,根據需要樹木生長、開花的特點調整,安排好大、中、短枝,調整好營養枝和花枝的比例,不可違背樹木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
4.5 主從分明、均衡樹勢
4.5.1主從分明:骨干枝分布合理,層次分明,下層枝大于或強于上層枝,主枝強于側枝,從屬枝要服從于主枝,這種主導與從屬關系保持不亂。
4.5.2樹勢均衡:同一層次(級次)骨干枝生長勢、分布相對均衡,生長勢不能左右不均。應該要體現健康、均衡整齊的美。對主枝來說,強主枝強剪、弱主枝弱剪,當枝條分布不均衡時,主枝越粗壯,新梢就越多,合成有機養分的能力越強,進而生長更加粗壯;反之,弱主枝則因新梢少、營養條件差而生長衰弱。欲借修剪來平衡各枝間的生長勢,采取“抑強扶弱”的方法,就是強主枝修剪量大(保留枝條短),弱主枝修剪量?。ūA糁l長),在飽滿芽位置處修剪,盡量抬高枝勢。對弱主枝上的側枝或各級延長枝來說,修剪時掌握強側枝弱剪、弱側枝強剪的原則。
側枝是構成樹冠、形成葉幕、開花結實的基礎,生長過強或過弱均不易形成花芽,對強側枝剪量輕一些(弱剪)或甩放(即不修剪),促使其側芽萌發、增加分枝、緩和或抑
制其生長勢,促進花芽形成,而花果的生長發育可進一步抑制強側枝;對弱側枝剪量要強一些(可重剪),剪到枝條中部的飽滿芽,萌發壯枝,這類枝條形成花芽少,消耗的養分
少,對該枝條的生長勢有增強的作用,進而獲得強壯的側枝。
5.1 修剪程序和順序:做到“一知、二看、三剪、四檢查、五處理”。
一知:知道不同修剪方法所達到的修剪效果,知道待修剪樹的生長發育規律,明確修剪目的,知道操作規程,知道修剪工具的適用;二看:觀察樹型結構,看樹體枝條分布是否合理、有無偏冠,看清哪些該剪,哪些該留;三剪:根據因地制宜、因樹修剪的原則做到合理修剪,由內向外,由基到梢;四檢查:認真檢查修剪是否合理,有無漏剪錯剪,以便修正或重剪;將修剪時掛在樹上枝拿走;五處理:剪下的枝條要及時處理,不遺留病蟲源,傷口要進行防腐、防病處理。
5.2 樹形
5.2.1喬木樹形
5.2.1.1杯狀形修剪
杯狀形修剪多用于架空線下,具有典型的“三股六杈十二枝”的冠形結構。主干高2.5-4米。即定干后,選留3個方向合適(相鄰主枝間角度呈120o,與主干約呈45o)的主枝。再于各主枝的兩側各選留2個近于同一平面的斜生枝,然后同樣再在各二級枝上選留2個枝,這個過程要分數年完成,才可形成杯狀形樹冠。行道樹采用杯狀形整枝,可視情況,根據樹種而有變化。
骨架構成后,樹冠很快擴大,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可適當保留,增加遮陰效果。上方有架空線路的,切勿使枝與線路觸及,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行道樹的枝條與架空線路間的安全距離含水平間距和垂直間距,視線路類別而異。一般情況下,1千伏以下的電力線路安全間距為1米,1—20千伏線路下為3米,30—110千伏高壓線路下為4米,150—220千伏超高壓線路下要求達5米。枝條與通訊明線間的安全距離為2米,與通訊電纜的安全距離為0.5米。近建筑物一側的行道樹,為防止枝條掃瓦、堵門、賭窗,影響室內采光和安全,應隨時對過長枝條進行短截修剪。
生長期內要經常進行抹芽,抹芽時不要扯傷樹皮,不留殘枝。冬季修剪時把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枯枝、傷殘枝及背上直立枝等截除。
5.2.1.2開心形修剪
是杯狀形的改進形式,不同處僅是分枝點相對杯狀形低、內膛不空、三大主枝的分布有一定間隔,多用于無中央主軸或頂芽能自剪的樹種,樹冠自然開展。如合歡,定植時,將主干留2—2.5米,最高不超過3米或者截干,靠近快車道一側的分枝點可稍高一些。春季發芽后,留3至5個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修剪,促枝條生長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同一條路或相鄰一段路上的行道樹,主枝頂部要找平,如果確定距地面幾米處剪齊,則分枝高的主枝多剪一些,而分枝低的主枝少剪一些。生長季只在主枝上保留3至5個方向合適的側芽,來年萌發后選留6至10個側枝,進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5.2.1.3自然式修剪
在不影響交通和其他公共設施的情況下,行道樹可以采用自然式冠形,如塔形、卵圓形等等。
5.2.2灌木樹形
5.2.2.1 單株栽植灌木的整形修剪應使樹型內高外低,形成自然豐滿的樹形。叢生灌木修剪要求根盤小、樹冠大,呈半圓形。
5.2.2.2 同一種類(品種)多株叢植修剪應形成中間高四周低或后面高前面低的平衡、勻稱的空間骨架和豐滿勻稱的灌叢樹形。
5.2.2.3 多種類(品種)栽植的灌木叢,修剪時應協調各種類(品種)間的關系,突出主栽種類(品種)。
5.2.2.4 造型灌木修剪應保持外型輪廓清晰,外緣枝葉緊密。
5.2.2.5 同一地段規則式種植的同一樹種,修剪的樹形、樹姿應基本一致。
5.3 枝條
5.3.1 枯死枝、病殘枝如無特殊需要應全部及時疏除。出現梢條的枝條應剪至健康部位,選好留枝、芽位短截或回縮。
5.3.2 強壯枝應適當短截。碧桃、榆葉梅等有主干的灌木應注意保護第一、二輪枝,以保持樹形和中下部開花量。
5.3.3 內膛小枝、細弱枝、萌生枝應疏剪或短截,簇生枝或輪生枝應分次進行疏剪。
5.3.4 栽種多年的叢生灌木應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內膛密生枝、地(根)蘗,培育新枝。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應采取交替回縮主枝控制樹冠的剪法,防止樹勢不平衡。
5.3.5 生長于樹冠外的徒長枝,應及時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5.3.6 花后形成的殘花、殘果,若無觀賞價值或其他需要的應盡早剪除。
5.4 剪口
5.4.1 短截剪口以斜切面為宜,并注意剪口與留芽的關系,斜切面應與芽的方向相反,其上端與芽端相齊,下端與芽腰部相齊。
5.4.2 疏枝剪口應于皮脊外側,不留殘樁。過于粗壯的大枝應采取分段截枝法,即先用鋸在枝基部向枝延伸方向 10cm~15cm 處的下方由下向上鋸入 1/3 至 2/5,然后在鋸口前或后 5cm 處從上向下鋸下,待枝滑落后,再從皮脊外側由上至下去除殘樁,以此防止皮脊或樹皮撕裂。
5.4.3 剪、鋸口應平滑,2cm 以上剪、鋸口應用保護劑處理。
6.1 修剪時期
6.1.1 剪除枯死枝、病殘枝及去蘗、抹芽等修剪應隨時進行,做到隨產隨剪。
6.1.2 極端氣候(如強風、暴雨、冰雹、強降雪等)造成樹體傾斜、枝杈劈裂、折斷等,應及時修剪。
6.1.3 疏除大枝(干)或枝組回縮修剪應在休眠期進行。
休眠期修剪是指樹木落葉后至第二年早春樹液開始流動這段時間修剪。一般為12月~次年2月,對不耐寒的種類,如紫薇、木槿等可推遲到早春萌芽前(3月中)進行。早春時,樹木已度過嚴冬,此時傷口最容易愈合,一般是修剪的最佳時期,但過遲時,樹液上升會導致養分喪失。
6.1.4 紫薇、木槿等以觀花為主的當年生枝條開花灌木的整形修剪應在休眠期進行;而榆葉梅、碧桃等以觀花為主的兩年及貼梗海棠、紫荊等多年生枝條開花灌木的整形修剪應在生長季進行,尤以花后修剪為主,休眠期以剪除枯死枝、病殘枝和疏除過密枝、短截無花芽或少花芽枝條為主。
生長期修剪是指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停止生長前這段時間修剪(一般指3月至10月)。目的是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也可及時疏除過密枝,有利于形成通風透光的樹體結構。生長期修剪宜早,使枝條有足夠的時間生長及積累養分,當年一次分化開花型的樹種(珍珠梅、紫薇等)若為延長花期,可在花期結束后修剪一次。
6.1.5 球或籬狀種植灌木修剪應在生長季進行,宜安排在 5 月上旬至 8 月下旬。
6.1.6 有嚴重傷流和易流膠的樹種修剪應避開生長季和落葉后傷流嚴重期。
6.1.7常綠樹種的修剪適期:以觀葉為主的樹種,宜在春梢抽生前老葉最多或即將脫落時進行。常綠花灌木,桂花、山茶等,除過熱或過冷的天氣外,可終年修剪,但以早春萌芽后到初秋之前為好,使傷口在生長季結束前愈合,并有利于新稍的生長。
6.2 修剪次數
6.2.1 喬木根據生長速度及修剪需要,一般速生樹種每年休眠期修剪一次;中慢生樹種2-3年修剪一次。
6.2.2 新植灌木,栽植后三年內每年休眠期修剪不少于 2 次,生長季修剪當年生枝條開花灌木不少于2 次,兩年及多年生枝條開花灌木不少于 3 次。
6.2.3 栽植三年后的灌木至未呈現衰老癥狀前,每年休眠期修剪不少于 1 次,生長季修剪不少于 2 次。
6.2.4 衰老灌木,每年休眠期修剪 1 次,2~3 年進行 1 次回縮更新修剪,生長季修剪不少于 2 次。
6.2.5 生長勢和萌芽力弱的樹種,修剪次數應適當減少。
7.1 作業人員
7.1.1 應先進行相關專業技能及安全培訓,然后上崗作業。
7.1.2 作業時應采取必要的勞動保護,著裝應整潔、安全。
7.2 修剪工具
7.2.1 應選擇適當的修剪工具和輔助器械,達到安全、高效。
7.2.2 修剪工具及器械應定期檢查、保養、消毒。
7.3 修剪方案
7.3.1 對修剪量大、技術要求高、工期長的修剪任務,施工前應制定詳細的修剪方案。
7.3.2 修剪方案應包括修剪工具、輔助器械、修剪時間、人員安排、技術措施、傷口處理、施工進度、現場安全、枝條處理等相關內容。
8.1 休眠期的修剪方法:疏、截、放、傷、變
8.1.1疏(疏剪或疏枝):將枝條從分生處剪去。抹芽、摘葉、去萌、疏花疏果也屬于疏。疏的作用有:①改善通風透光和營養的分配,可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著色;②可以更新叢生灌木的老枝(疏剪的工作在生長期和休眠期均可進行);③調節整體與局部生長勢(整體生長削弱,刺激局部生長。往往能夠增強同側剪口以下的枝條,削弱同側剪口以上枝條生長勢)。
疏剪是最常規的修剪方法,如疏除樹冠上的老弱枝、病蟲枝、傷殘枝、枯枝、樹形的一切枝條。
8.1.2截(短截):一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稱截。多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稱回縮。將新梢頂端剪去一部分稱摘心。
8.1.2.1輕短截:截去枝條全長1/5~1/4。剪口芽為半飽滿芽,促進產生大量短枝,有利于成花,適用于花果類樹木強壯枝的修剪。
8.1.2.2中短截:截去枝條全長1/3~1/2。剪口芽強健壯實,發枝強壯,剪后促進分枝,增強枝條生長勢,用于弱樹復壯、及骨干枝和延長枝培養,也可以形成長花枝和中長花枝。
8.1.2.3重短截:截去枝條全長2/3~3/4。由于留芽少,刺激作用大,會萌發強壯的營養枝,用于弱樹、老樹和老弱枝的復壯更新。
8.1.2.4極重短截:僅留基部1~2個芽;只抽生1~3個弱枝,可降低枝位,削弱旺枝、徒長枝、直立枝的生長,以緩和枝勢,促進花芽形成。
短截的作用:
①刺激側芽萌發,增加枝葉量,積累有機物,促進花芽分化;
②縮短枝葉與根系營養運輸的距離;
③改變頂端優勢位置和強度,“強枝短剪,弱枝長剪”可調節枝勢平衡;
④培育樹形,形成各級骨干枝。
8.1.3放(長放或甩放):對營養枝不做任何修剪。
保持枝條長勢和原有樹形,如對拱形下垂的枝條處理(連翹、迎春、金銀木等);對長勢中等的枝條可放,有利于形成花芽。
8.1.4傷:用各種方法把枝條的皮層、韌皮部和木質部破傷的操作稱為傷。多在生長期應用。如刻傷、環剝、折裂、扭梢和拿枝等??虃址帜總?、縱傷、橫傷。
8.1.4.1目傷:芽或枝的上方或下方刻傷,傷口似眼睛;傷的程度以達木質部為度;
8.1.4.2縱傷:用刀縱切;可以減少樹皮束縛力,有益于樹干的加粗生長,對樹干光滑的種類可縱傷。
8.1.4.3橫傷:樹干或主枝橫砍數刀,截留上部營養,有益于開花和果實發育;
8.1.5變:改變枝條生長方向,緩和枝條生長勢的方法。
包括曲枝、彎枝、盤枝、拉枝、壓平等,其目的為:
①加大分枝角度,擴大樹冠,改善光照、充分利用空間;
②減少枝條上下生長差異,防止下部光禿現象;
③緩和營養生長,促進開花結果;
④造型需要。
8.2生長期修剪(夏季修剪)的方法:
在植物的生長期進行修剪,時間范圍是從春季萌發新梢開始,到秋末停止生長為止。此期花木枝葉茂盛,甚至影響到樹體內部通風和采光,因此需要進行夏季修剪。一般采用抹芽、除蘗、摘心、環剝、疏剪等方法。
9.1 應選擇有修剪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安全員和質檢員,截除大枝應由安全員和質檢員現場指揮操作。
9.2 應檢查修剪工具及輔助器械,做到堅固、便利、耐用,防止誤傷。使用梯子時應牢靠、立穩,單位梯應將上部橫擋與樹身捆牢,人字梯中腰拴繩,角度開張適中。
9.3 人員作業前應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上樹作業應系好安全帶,上樹前不得飲酒,作業時不得打鬧談笑。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等人員,不得上樹作業。
9.4 應封閉工作區域,建議寬于作業面3-5米,設置現場專職安全員,設立明顯的路障和安全警示標志,根據道路交通行車車距規范,城區40-70km/h的,警示牌或安全錐應在來車向60m; 70km/h以上的在100m外。
9.5 樹上作業時手鋸繩應套拴在手腕上,不得站在正修剪的大枝上。
9.6使用修剪車修剪,應檢查車輛部件,支放平穩,作業臂、架下不能站人,操作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有問題及時處理。
9.7 應一人一樹修剪,如確需 2 人以上同在一樹修剪時,應設專人樹下指揮,樹上樹下互相配合,防止砸傷行人和過往車輛。
9.8 應選擇無風或微風無雨雪天氣作業,四級以上(含四級)大風不可上樹作業。
9.9 在高壓線附近作業,應注意安全,避免觸電,需要時請供電部門配合。
園林植物修剪一直沒有相關規范,本人在閑暇之余整理了一篇供各位園林行業同仁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完善!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