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始創于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的蘇州,是中國糕點行業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作為一家已經持續經營了兩個多世紀的糕點品牌,稻香村糕點的制作技藝世代相傳且始終沒有中斷經營,所以稻香村被中國商務部門認證為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稻香村的蘇式糕點的制作技藝甚至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因為稻香村所制作的糕點的選料要精良,餡料、面粉都要嚴格篩選,比如玫瑰要選自太湖之濱的光福、松仁則要來自長白山,核桃仁要從河南昌平進貨,斷斷不能馬虎,只有道地原料才能把原料地道的香味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蘇州稻香村里一直保留一個古老的暗箱,代代相傳下來的暗箱外層斷斷不能馬虎,已經泛著時間的光暈,新學徒們一有空就會被師傅命令著在暗箱中摸出不同品種和品質的原料用以訓練手感,當有一天新學徒用手一摸、用鼻子一聞能辨別出各種果仁、鮮花、面粉、糖粉的好壞、產地、年份、含水量等等的時候,學徒們才能真正開始學習制作糕點。
稻香村的知名產品蘇式月餅的工藝繁多,總共有11道工序,每一道都是手工制作,沒有任何模具,全憑制作人的手藝。而且蘇式月餅外觀比較簡單,不像廣式月餅一樣可以做出許多造型,蘇式月餅皮薄如紙層層分明,餡料的滋味飽滿豐腴,口味層次豐富,香中帶甜,回味無窮。稻香村糕點師傅的手藝和經驗決定著糕點的味道。天氣的變化都會為糕點的制作帶來變數,有經驗的糕點師傅會在下雨天就少加水,而干燥天氣要多加水才能保證糕點餅皮的酥松。
舊時候稻香村把行業內技術領先、人品高尚的大師傅尊稱為把作師傅,把作師傅作為技術、培訓、質量控制和生產的負責人。稻香村第六代把作師傅艾滿于2013年3月拜第五代把作師傅徐紅生為師學習蘇式糕點的制作工藝,2010年艾滿在第十一屆全國月餅技術比賽中獲金獎并同時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稻香村蘇式糕點技藝的傳承人必須滿足兩大條件,一是技術過硬、二是人品高尚。所以收徒弟的標準首先要做人厚道;要熱愛中式糕點行業,耐得住寂寞。
其次,做蘇式糕點是一門手工技藝,需要能夠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堅持住,把作師傅會經過幾年的觀察,從中挑選能夠靜下心、踏實肯干,又有靈氣的年輕人才能把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忠誠度,這種忠誠是對中式糕點的熱愛,也是對蘇式糕點這一幫派的忠誠,更是對稻香村這一品牌的忠誠。舊時候的把作師傅都是終身服務于稻香村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稻香村正宗的獨門技藝一代代傳承下來。只有滿足了這幾點,再經過幾年的技術磨煉才能真正成為稻香村的把作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