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俗稱中風,因為更多的人只知道中風這個詞,對于腦卒中相對更為陌生,所以戴醫生接下來通篇都以中風來代替腦卒中。
?我國現有中風患者7000萬人;
?每年新發中風200萬人;
?每年中風死亡人數165萬人;
?每12秒即有一個中國人發生中風;
?每21秒就有一個中國人死于中風。
中風的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
很多人以為只有40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會中風,其實不然,近年來二三十歲年輕人中風的越來越多,而最年輕的病人僅有7歲。
很多人認為中風是沒法預防的,所以就聽天由命,并且認為中風過的人已經治不好了,就不用去治療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大家需要了解的是,超過80%的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另外,中風過的人,更容易發生再次中風,導致殘疾甚至是死亡。
一般來講,中風分為兩種,大家看圖。
一種是因為大腦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腦出血、腦溢血,占中風的15%),另一種就是因為腦血管堵塞造成的大腦缺血、缺氧(腦血栓,占中風的85%)。
腦血管破裂出血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腦出血”或“腦溢血”,主要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甚至昏迷不醒等癥狀。
腦血管堵塞更為常見,我們管他叫“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常見癥狀包括:突發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反應遲鈍、失去平衡、吞咽困難、言語困難、意識障礙或抽搐等。
高血壓是腦卒中最常見而又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三分之一的中風是由高血壓引起的),治療高血壓可以降低中風的發生。患有高血壓的要積極控制血壓,規律用藥,定期監測血壓。成年人每年至少都要測一次血壓,35歲以上的人,每次到醫院就診都應該常規測量血壓。
糖尿病會引起和加速腦動脈動脈硬化,繼而引起腦動脈狹窄及血液高凝狀態,最終導致腦血栓和腦梗塞。
心房顫動、有瓣膜置換手術過的患者,因為容易引起血栓,并通過血液循環到腦部,導致腦動脈栓塞,所以此類病人需要長期抗凝治療,并定期進行心電圖及心臟彩超檢查。
飲食多樣化,飲食低鹽少油膩,少鈉多鉀飲食(通俗的說就是少吃咸,多蔬菜水果),少吃糖類和甜食。
健康成人應該進行每周3-4次的體育鍛煉,每次應該堅持40分鐘以上。老年人堅持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耐寒能力,可以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
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中風的危險增加2倍。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高血脂容易導致血液粘稠,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的時候引起動脈閉塞,心臟動脈狹窄閉塞即為冠心病,腦部動脈閉塞即為缺血性中風。
如果患有動脈硬化的患者(例如冠心病等),需要規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有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容易引起頸動脈管腔狹窄或硬化斑塊脫落,導致腦梗塞。而有中風過或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史(TIA)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會明顯增高。
控制肥胖,減輕體重。
定期體檢,半年或者一年進行一次體檢。中風有遺傳傾向,所以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有中風病史的人,更容易發生中風,所以應該更加重視改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此外,55歲以上中風發病率升高,男性發病率多于女性,所以這部分人群更需要重視體檢。
每年的輸液“通血管”并不能預防中風,請大家明白。
冬天天氣寒冷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血管收縮,容易引起中風,如果本身就有冠心病或者房顫的,這種幾率還會增加。
所以,在冬天的時候,醒來不要立即離開被窩,可以先穿好衣物再起床,刷牙洗臉使用溫水,外出注意保暖。
另外,天氣寒冷還會導致血壓增高,應當根據醫生建議調整降壓藥劑量。
保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很多老人家因為擔心拖累家人,聽信保健品“三個療程治愈中風”等謠言,偷偷把用來預防和控制藥物的錢拿來買保健品,耽誤了正規治療,結果導致中風復發,給家人和自己帶來更沉重的負擔。
中風的主要癥狀是口眼歪斜、流口水、眼前發黑、看東西重影、眼皮耷拉、說話不清、一側的手和腿沒力氣、突然暈倒、走路跑偏。(這段好像有點復雜了,所以換種說法,大家還是看下面的)
上面那些大家可能沒看明白,簡單識別中風的辦法如下:
看臉部:兩側臉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查胳膊:兩只胳膊同時舉起的時候,有一邊沒力
聽語言:說話不清楚,言語含糊、表達困難
注意
一旦發生中風的先兆,要保持冷靜,撥打120或盡快前往綜合性醫院就診。牢記“時間就是生命”,千萬不要有“就是累了,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的想法,后者只會耽誤診治,失去最好的治療時機,導致殘疾甚至是死亡。
說說哪些人容易中風吧,以下十種人可是中風的偏愛人群哦~
1、高血壓患者
三高患者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對于這種富貴病,不少人覺得防不勝防,而高血壓更是不少人害怕得的病癥。在研究中顯示,高血壓是導致腦中風發生的最大病癥。工作壓力大會造成血壓容易波動,年輕人不會重視檢查身體,這樣就會造成長期高血壓。在平時可以適當的進行檢查血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高血脂患者
三高中的高血脂同樣需要人們注意,高血脂是因為血脂含量過高導致的,其造成中風的危險雖說在臨床數據上沒有高血脂,但也值得人們關注,這是因為高血脂容易造成血液流動緩慢,造成中風。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同樣是值得大家注意的病癥,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注意糖尿病患者會不會患上中風。這是因為糖尿病屬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種,其中一部分人同時患上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并且,糖尿病人發生動脈硬化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數倍,時間也會提前,導致中風的發生。
4、心臟病患者
除了三高患者容易患上中風,心臟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這是因為在臨床上表現最明顯的癥狀無疑還是心悸、呼吸困難。這樣的情況是容易造成腦梗塞的發生,出現中風的情況。
5、頸椎病患者
造成中風,往往是因為血液流動堵塞導致。頸椎病患者剛好符合這一點,頸椎病患者往往椎間孔較為狹窄,會影響到脈壓的正常值,造成頸椎基底動脈的血液供應不足,造成中風。
6、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呼吸不暢也會導致中風的發生,慢性支氣管炎成了不得不防的疾病,這是因為慢性支氣管炎會造成血氧癥、血液流性質變化,影響到正常的呼吸,人們出現了呼吸困難,是容易發生中風的。
7、失眠患者
失眠患者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壓力大導致失眠成了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其實,失眠要是不注意治療是會出現中風的情況,這是因為失眠和大腦、神經有很大的關系,失眠容易造成精神上出現疾病,進而造成抵抗力下降,血管的抵抗力這個時候也會下降,當血管中的脂類垃圾過多是會破壞了血管壁,容易形成血栓。
8、抑郁病患者
在生活中抑郁病患者也要注意身體保健,這是因為抑郁病患者要注意精神失常,情緒的外露會引起大腦皮層變得興奮,造成去甲腎上腺素增加,從而導致血管收縮,血管內壓力變大,發生腦出血。
9、抽煙的人
煙對于緩解壓力有些許的幫助,但是,長時間的抽煙會傷害身體,這是因為香煙中的有害物質會造成血液中腎上腺素不斷的升高,使得血管處于痙攣的狀態,血壓增高,血液變得粘稠,血液流動不通暢,這樣是容易造成中風的發生。
10、酗酒的人
長時間的喝酒會造成膽固醇增加,加快動脈硬化,并且會造成交感神經變得興奮,心跳不斷的加快,血壓開始升高,當過度飲酒則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