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是一件高雅的機器,它是身體中活動度最大的一個關節。然而,這種大范圍的活動容易導致肩關節出現問題。理解肩部的不同部分將會幫助你明確肩部的損傷機制,以及不同部分受傷后的恢復能力。
肩部的重要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骨、關節、韌帶、肌腱、肌腹、神經、血管和滑囊。
骨骼包括肱骨、肩胛骨和鎖骨。在肩胛骨的末端形成的一個突起,稱為“肩峰”。它們共同組成4個關節。最主要的一個關節稱為“盂肱關節”。肱骨的頂端鑲嵌在肩胛骨的一個淺窩內,這個淺窩稱為“關節窩”。肩鎖關節(AC)連接肩峰和鎖骨;胸鎖關節(SC)連接胸骨和鎖骨。另外一個非解剖學關節,稱為“肩胛胸壁關節”,以肩胛骨和胸廓相關關節形成。它很重要,由相互協同而又相互拮抗的肌肉共同支撐,以致在運動中保持關節窩處在合適的位置。
關節軟骨是覆蓋在骨頭表面一層很重要的物質,像無邊小檐帽一樣構成滑膜關節。在大多數大型負重關節里,大約有1/4英寸距離的關節軟骨是作用最大的。例如,圖中兩橫線間的這部分關節軟骨。關節軟骨表面非常光滑,使關節運動時不易磨損。它的功能是在從事劇烈運動時,最大限度地吸收、緩沖應力作用。
在肩部還有若干條韌帶。它們是連接骨與骨最重要的軟組織結構。關節囊是圍繞在關節附近的一個密封的組織。在肩關節,關節囊包裹肱骨和關節窩。周圍的韌帶是肩關節穩定性的來源,防止在運動時關節脫位。肩鎖韌帶支撐著肩鎖關節(AC)。在鎖骨的末端和肩胛骨喙突的中間有兩條短而小的韌帶,稱為“喙肩韌帶”。另外,一些特殊類型的韌帶圍繞在關節盂上,形成關節盂唇。肩關節盂唇位于關節盂邊緣上或者叫“淺窩的邊緣”。盂唇有助于穩定肩關節,相當于阻止裝置,限制肱骨頭過度運動。更重要的是它像一個吸盤一樣,將肱骨頭牢牢固定于關節盂。肱骨頭和關節盂的關節關系,匹配得既牢固又有柔韌性,以使肩關節正常化,擁有更大活動度。肱二頭肌長頭腱依附在關節窩內。這部分肌腱像韌帶一樣,連接著骨骼和肌肉。肌肉在骨骼上運動,并牽拉著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穿過肩關節到達關節窩。這部分連接在骨骼上面的“肱二頭肌”延行于盂唇。當長頭腱被損傷,以及脫離關節窩,這個連接區域將會成為問題的來源。在肩關節的深面,有四條起止于肩胛骨和肱骨,包繞盂肱關節的肌肉,稱為“肩袖肌群”。分別是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這些肌肉可以讓你抬起肩膀,以及在不同方向上運動,同時維持盂肱關節的穩定,防止肱骨頭脫離關節窩。
三角肌覆蓋在肩部的表面,它是手臂上舉強有力的肌肉。
流經手臂的神經從腋窩穿出。這里有三條主要的分支神經,分別是橈神經、尺神經和正中神經。這些神經傳遞著大腦發出給肌肉的運動信號,同時將感覺信號,如痛覺、溫覺等反饋給大腦。另外還有一條重要的神經,稱為“腋神經”。它圍繞在肩部的后面,皮支支配肩部和上臂外側的皮膚,肌支支配三角肌。伴隨腋神經走行的是腋動脈,營養整條手臂。如果你把手放在腋窩處,可以感覺到它的搏動。在圖中可以見到腋動脈有許多分支,以及營養肩部的不同區域。所以肩部的血供是非常充足的。在肩袖肌腱的中間有一個重要的結構,稱為“滑囊”。滑囊在身體很多摩擦力大的地方都能找到。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滑動,并減少其他組織與骨組織間的摩擦和壓迫。
正如你所見到的,肩關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關節,有著良好的靈活性以及較大的活動度。當我們用手搬運物品,或完成抬、舉等動作時,肩膀都在發揮自己的功能。當你認識到日常生活中,手放置的不同位置帶來的影響時,你就明白了,為什么在日常活動中,會出現肩部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