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易學難精,學習之初,最容易犯的錯誤一定要避免,這樣才能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聳肩”就是兩個肩膀微微拾起。太極拳要求沉肩,沉肩亦稱松肩,就是肩關節松開,不緊張,兩肩平齊,自然下垂。肩關節對上肢的運動很重要,肩關節放松,上肢運動就靈活,肩關節緊張,上肢運動就僵滯。初學者最容易犯聳肩的毛病,特別在做攬雀尾、單鞭等動作時,一不注意,兩個肩膀就不自覺地抬起來,造成上體緊張,動作生硬,氣血流通受阻。
糾正方法:
必須要在意識的引導下,經過較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慢慢克服。因為初學者往往不注意身法,只留意動作的名稱和運動的路線,老師要時時提醒學生放松肩關節,學生要時時想著放松肩關節。久而久之,肩關節自然會逐漸松開而下沉。
初學太極拳,人體重量常常由二條腿平均支撐,拳論中稱為“雙重”。
糾正方法:
1)首先要了解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分虛實”。對初學者,分虛實主要體現在下肢動作上,一般來說,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體重的腿為虛。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虛實之分。
2)明確每一個“定式”的虛實。例如:白鶴亮翅等動作的定式是左虛步,體重落在右腿上,右腿為實,左腿為虛。野馬分鬃、摟膝拗步等動作的定式為弓箭步,前腿約負擔百分之七十的體重,后腿約負擔百分之三十的體重,前腿為實,后腿為虛。
3)明確每一個動作中步型、步法轉換的虛實。弄清楚每一個動作的虛實轉換后,再通過一定的練習,就會很快克服不分虛實的錯誤。
不以腰為軸,由軀干帶動四肢進行運動,相反是以四肢的運動帶動軀干和腰的旋轉。
糾正方法:
1)要理解太極拳的運動規律:“腰為軸,四肢為輻?!碧珮O拳所有動作都是圓形或弧形的,以前稱為“圓運動”。例如:白鶴亮翅的左右手畫弧動作,野馬分暴的抱球走勢走圓形,云手的左右手體側畫圓弧等。這種圓弧運動必須以腰為主宰,用腰的旋轉帶動四肢千變萬化,而四肢的變化又會帶動腰的旋轉。
2)多做腰部關節和腰部肌肉的放松練習,例如原地振動,左右轉體,左右繞環,前俯后仰等提高腰腹的靈活性。
3)增強腿部力量的練習,促使立足穩健、轉動靈活。
4)多做分解動作的專門練習。例如云手,先做定步的轉腰練習,兩腳平行開立,兩膝微屈,上體中正安舒,兩手放于背后,上體左右徐徐轉動各45°。再做轉腰和下肢配合的練習,姿勢同上,兩手仍放背后,向右轉體,重心右移,左腳并步,向左轉體,重心左移,右腳開步。也可做轉腰和上肢配合的練習,定步站立,向右轉體,右手云撥,向左轉體,左手云撥。最后做完整動作的練習。如此反復練習,用心揣摩,腰部自會放松靈活,動轉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