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公治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币云渥悠拗?/strong>
公冶長,(前519—前470),又稱公冶氏,名長,字子長。漢族,春秋時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中七十二賢之一,名列第二十。自幼家貧,勤儉節約,聰穎好學,博通書禮,德才兼備。公冶長一生治學,魯國君主多次請他為大夫,但他一概不應,而是繼承孔子遺志,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
“妻”,在此外為名詞做動詞用,讀四聲。以.......為妻的意思。
“縲紲”,讀音為léi xiè,是捆綁犯人的黑繩索。借指監獄、被囚禁 。
“子”,古時無論兒女均可稱為子,這里指女兒。
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談到公治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里,但這并不是他的罪過呀?!庇谑牵鬃泳桶炎约旱呐畠杭藿o了他。
關于公治長為什么會蒙冤入獄,相傳是這樣的,公冶長有一項很特別的能力,可以聽懂鳥的語言。一次公冶長從衛國返回魯國,走到兩國邊界處,聽見鳥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不一會遇見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公冶長問她怎么了,老婆婆說:“我兒子前日出門,至今未回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公冶長說:“我剛才聽到鳥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兒子吧?!崩掀牌湃タ?,果然發現她兒子的尸體。老婆婆報告了村中官吏,村官問老婆婆從哪兒知道的,老婆婆說:“是公冶長說的?!贝骞僬f:“公冶長沒殺人的話,怎么可能知道?”于是將公冶長逮捕入獄。獄吏問:“你為什么殺人?”公冶長說:“我懂鳥語,沒殺人?!豹z吏說:“那試試你,如果真的懂鳥語,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要償命。”于是將公冶長囚在獄中六十天。后有一天有麻雀停在監獄的柵上,互相唧唧喳喳地叫,獄吏問公冶長,聽到麻雀講什么了,公冶長說:“麻雀說白蓮水邊有裝糧食的車翻了,公牛把角折斷,糧食收拾不盡,招呼去吃?!豹z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后來公冶長又聽懂了豬和燕的言語,于是被釋放。
從本章的內容可以看出,孔子嫁女兒,所重視的是人品和求學的態度,對于有過牢獄之災的公治長沒有偏見,其求學的精神和態度得到了孔子的認可,孔子就義無反顧的將女兒嫁給了他。從后來的情況看孔子對于人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公治長雖然一生不仕,但終身立志繼承孔子的遺志,致力于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