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新課標下,強調關注每一個學生,這個理念不是一個時髦的叫法,而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須條件;
(2)在具體的一節課里達到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
(3)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心情舒暢,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境。
高效課堂要符合三個“量”:
(1)信息量;(2)思維量;(3)訓練量。
高效課堂要達到三“動”:
(1)形動,課堂上孩子動起來了;
(2)心動,思維在動;
(3)神動,思想在動。
我們的課堂要符合兩個目標:
(1)高考的需要;
(2)學生的需要。
上面的三“標準”、三個“量”、三“動”和兩個“目標”,道出了真正的高效課堂的真面目,看后,你是否有種明了的感覺?
有了高效課堂我們才敢于開展一系列活動,并借此提升學生的素質,達到學習和活動相輔相成的良性互補。那種把學生殘忍地推進題海里,任其自生自滅,每日逼迫著學生向自己的極限挑戰,比拼的唯一利器就是時間+汗水,這樣的教育是沒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