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上)
文/曹靜
手捧厚厚的《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翻到《自序》,就能讀到這些親切的文字。
“本書呈現給各位同仁的,是我于2003年到2012年用10年的時間寫成的80篇短文……”
“我覺得,研究高效的閱讀教學,研究課堂教學的效率,應該非常注意在‘教學細節’的設計上做文章。”
“所謂有效的教學細節,從學生的學習來看,是語言學習與能力訓練的實踐活動豐富而且扎實的細節;從教師的教學設計來看,是充分利用課文、把課堂時間大量用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上的細節。”
這幾句話讓人感動,這80篇短文凝結了余老10年的心血,承載著余老對高效閱讀教學推而廣之的美好期許。讀完這本書,如入寶山,滿眼璀璨奪目,看著看著,卻找不到下山的路了。幸好,余老在《自序》末尾給我們做了提示:
“本書各篇文章的排列,按原來寫作成文的順序進行,沒有刻意地進行分類與整合。這也增加了閱讀本書的趣味性。我們可以分篇選讀,也可以橫向聯讀,即從字詞教學、句子教學、段落教學、朗讀教學、讀寫結合等不同角度將若干篇有內在聯系的短文‘聯’起來讀,以提煉出更多的細節性的教學例證。”
根據余老的提示,我們不妨帶上思維導圖,再入寶山!
關鍵詞一:字詞教學
在這幾篇關于字詞教學的短文中,余老對字詞進行梳理、積累、辨析、品味,舉例豐富,手法多樣,其中《給詞寫話,趣讀課文》把字詞教學與微寫作聯系起來,十分有趣。我在教學中曾經嘗試過,學生寫話,就把詞語置于語境中去理解,往往事半功倍。
關鍵詞二:句子教學
這四篇文章,涵蓋了句子和段落的教學,從句段的品讀、評點和學用角度對句子的教學進行了歸納和整理。其實,關于句子教學,在本書中“讀寫結合”角度的文章里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總結歸納。
關鍵詞三:段落教學
關鍵詞四:朗讀教學
關于朗讀教學的短文有八篇之多。這幾篇文章各有側重,同時也附有生動的朗讀指導范例,便于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模仿學用。
1.《指導朗讀,靈動多姿》——“朗讀,充滿詩意的文學活動。”“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基本課型,是閱讀教學過程中一條常用的教學線索,也是一種靈動多姿的教學細節。成功的朗讀教學一定是層次非常細膩,過程非常生動,形式非常活潑。”
余老從層次、過程、形式三個方面分別舉例《七顆鉆石》《我愿意是急流》《紫藤蘿瀑布》。
2.《習點精粹,氛圍濃厚》——“朗讀是一種活潑的形式優美的教學手法。”文中提出“我們可以嘗試著對此加以優化和進行深化。”
課例:“習點精粹”以《使至塞上》為例,“氛圍濃厚”以《紙船——寄母親》為例。
3.《以讀帶析,一石雙鳥》——“以朗讀帶分析,在朗讀過程中順帶完成一定的分析任務。”
課例:《夸父逐日》讀出層次,《散步》讀出波瀾,《紀念白求恩》讀出層次讀出方法“敘議結合”,《白楊禮贊》讀出層次讀出形象。
由這幾個課例來看,以讀帶析的優點顯現出來了。“教材處理比較輕松,切入教學內容的過程十分快捷,學生的思維活動非常活躍;而且,不知省去了教師在課堂上的多少話語。”
4.《生動演讀,激動心靈》和《設計藍本,集體演讀》——這兩篇都是關于“演讀”的。“語文課堂上的演讀,是朗讀訓練的最高層次,是具有藝術美的朗讀。”
課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安塞腰鼓》《沁園春·雪》《雪》《秋天》《星星變奏曲》《有的人》
5.《順勢引申,豐滿內容》——引用王君老師《岳陽樓記》的例子,“為了說明課堂上的朗讀,有時是可以由課文材料引申開來的。由一篇課文引申出一類課文。可以從主題、體裁、內容、有關資料等不同角度引申,展示教師深厚的文化積淀,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積累。”“課文材料和引申出來的朗讀材料結合在一起,形成課堂上一條優美動人、內容豐富的‘朗讀鏈’。”這幾段話,貫穿著教師對教材的“整合”技巧。
課例:邊塞詩聯讀《涼州詞》(王之渙)《使至塞上》《涼州詞》(王翰)《出塞》《雁門太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讀品結合,讀說交替》——“讀品結合,是比較生動的教學形式,指的是將課文朗讀與課文欣賞結合起來的教學形式。”“這種藝術的教學手法可以用于短小精致的文學作品,也可以用于課文的精段閱讀。”
課例:《散步》《狼》
7.《角度奇妙,興味盎然》——“朗讀教學設計,要想達到精彩的境界,必須講究‘角度’兩個字。”“‘角度’這東西,不經過‘山重水復’的跋涉,是看不到它的;不達到‘千呼萬喚’的地步,它是不出來的。”
課例:《珍珠鳥》讀出“它好肥”的味道;《狼》用“湖北評書”的方式來講故事;《紙船》讀出水一般的柔情;《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用內心獨白的方式來讀;《夸父逐日》讀出“波瀾”;《沁園春·雪》朗讀時“吐字要有力度”;《馬說》用“語氣”一詞“一線串珠”。
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寶藏,需要慢慢挖掘,細細品味。本次分享,暫告段落。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