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莊的建設與經營要經歷策劃規劃(研發)、施工運營(生產)、營銷推廣(銷售)三個階段。
一切成功的商業活動都源自精心的策劃。在策劃規劃階段,要解決諸如園區定位、市場分析、功能布局、景觀概念策劃、游憩產品設計、商業模式設計、運營實施規劃等問題,每個問題都涉及許多專業的內容和大量的信息。一般投資者難以考慮周詳,需要依靠專業的團隊來提供支持。通過多年的策劃實踐,壹度創意總結了策劃休閑農莊的“五步棋”,供投資者參考。
第一,找市場
農業園區的策劃首先必須認真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消費者為什么來這里?
我拿什么東西來吸引消費者?
能為他們提供什么?
他們是誰?
先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自然就能準確把握一個休閑農業園區的市場定位了。對以上問題的思考也不是天馬行空的,園區策劃者必須針對市場、競爭對手、消費者三個層面進行縝密的調研和分析,從而才能得出客觀的、正確的結論。
誤區一:我們有的投資人一上來就先考慮怎么設計建設,結果建設完成后,完全不知道如何經營,把好端端的園區搞得半死不活,于是開始拼命找人做市場營銷。殊不知,方向錯誤造成的產品缺陷,縱是再好的營銷大師也只能是茍延。
第二,講故事
一個好的農業園區策劃就像一部優秀的影視劇,劇本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園區的成敗。園區策劃首先要對整個園區的建筑、景觀、農業種植、市場策略等所有環節進行梳理,然后尋找一個合理的創意,讓美麗的故事既不落于俗套,又能夠和園區的任何環節——比如一亭、一橋、一路——產生聯系,如此一來,故事、景點、服務,各個環節才能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整個園區才會因美麗故事的襯托而變得更加生動。
誤區二:要么生搬硬造故事,驢唇不對馬嘴,要么完全沒有情境感,文學品味與意境極差,這是國內休閑農業園區,甚至相當一部分鄉村旅游主體的通病。好的策劃必須做到避開這樣的誤區。
第三,定主題
主題就好比一個休閑農莊的靈魂,又好比一個休閑農園的指紋。定好這個主題,最完美的方法就是保證其唯一性、第一性和專一性。園區策劃需要針對項目的個性,進行大范圍的概念采集和本地化的項目表達,這個階段比拼的是策劃者獨特的視野,廣泛搜集的信息、和大量積累的資源。
誤區三:太多的抄襲與多元素堆砌成為眾多休閑農園策劃的誤區,許多投資者要么看了其他園區就照搬過來,形不成自己的文化體系與獨特符號,要么總想把好的概念一股腦翻進來,結果主題渙散,活像一盆亂燉的雜燴。
第四,構景觀
確定了農業園區的主題,就要圍繞該主題,設計園區的景觀以及服務設施了。在此階段,通常要遵循三個原則:
1、生產性景觀的保留與再現原則。要注意景觀的原始性,真實性。生產性場景的提煉、建筑的設計、草木花卉的搭配,不僅要遵循客觀的規律,還要“接地氣”。
2、情境化設計的創意與再造。景觀的設計要有舞臺化的表現,要讓游客感覺自己在這個景觀情境下“有事可做”,至少能夠激發游客的想象,調動游客的思維,讓他進入到該景觀所刻畫的情景和氛圍中。
3、情感化產品的互動與體驗。在體驗經濟的時代,一定要注重園區的參與度與體驗度,要能夠激發游客的共鳴,或者讓游客參與其中。觀賞式的人造景觀可以有,但不主張成為休閑農業園區的主旋律。
誤區四:對原生態文化的破壞,建造大量的冰冷建筑,使得整個園區無法給游客送去溫暖的情感。
第五,抓產業
休閑農莊的基礎是農業,延伸是旅游服務業,產業模式或商業模式的設計,是園區策劃方案落地的關鍵,更直接決定了一個休閑農業園區日后的市場效益。因此,園區策劃者必須心中有數,從賣點分析、產業鏈分析、商業模式分析、管理模式設計、營銷渠道策劃等方面,為園區量身定制,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三產融合的商業模式。
誤區五:產業鏈不清晰,沒有把由基礎種植作物及所衍生的產品鏈條梳理清晰,而且與自身的經營體系、市場策略、合作資源不能對接。這極有可能扼殺一個先天條件良好的園區。
休閑農業園區的策劃需要優秀的創意,更要杜絕隨心所欲、天馬行空、零散片面的想象。走好這五步棋,完成“概念挖掘-主題開發-綜合統籌”的策劃過程,一個優秀的休閑農莊才能順利誕生。
壹度創意——鄉村旅游規劃者的綜合學習平臺
立足鄉村旅游規劃與休閑農業策劃;
提供資訊、政策、案例、理論等各種干貨;
囊括親子、民宿、智慧、生態、養生、野奢酒店、樸門設計等周邊知識;
有趣、有用,讓你的智慧木桶沒有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