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近日相關媒體報導,包括北大清華等重點名校在內的十多所高校從今年起停止人文學科的自主招生。聽此消息,大為感嘆!
我們的社會問題重大根源之一,本就是因為缺少人文。我們功利,我們浮躁;我靈魂蒼白,心靈枯萎;我們唯有物質橫流。
然而,我們卻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取消人文學科!不知何為?
雖然這只是自主招生領域,但也說明了一種傾向與意味。
些許令人惶恐的意味。
前些天和一高校老師閑聊,問其教學任務可繁重。
其開玩笑道:如果學校不開會學習,不填種種思想匯報表,倒是很輕松——大學也是有教材的嘛!照著課本念念就是!
聽著不由令人悲哀。
然而,又能如何?
想想不時發(fā)生的教師被舉報事件,也就覺得必須如此了。
想來,我們高校人文學科的邊緣化是由來已久了。無論本科招生還是研究生招生,人文學科中決沒有熱門。而帶研究生的文科導師總的來說,會比理科的窮多了。
想想中國歷史,眾多唐宋文人,僅憑一首詩,一首詞,便擁有榮華富貴,實在是令當今的學文者羨慕不已了。
2
也許會有人說,這是一種社會發(fā)展必然。一些東西沒用了,自然要淘汰。
這似乎是說到了要害了——在很多人看來,許多人文學科不就是“沒用”的么?
然而,人文學科真的是“沒用”么?
想起曾經接觸過一本名叫<大學的根本>一書,里面談到我們?yōu)槭裁匆獙W人文學科,于是找來再次翻閱。書中這樣寫道:
“對于人文學科的“有用性”,我想打一個比方:一個家里最有用的地方是廁所,其次是廚房。家里最沒用的東西,數來數去可以說是墻上掛著的那幅齊白石畫的蝦。但是家里有客人來了,你會帶他去參觀廚房和廁所嗎?我想,大家坐在客廳評頭論足討論得最起勁的,恐怕還是齊白石畫的蝦。這就是人文學科”。
“人文學科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人類還沒有進入文明時期的時候,文史哲這些學科的萌芽就差不多存在了”。
“人文學科根源于人的本性,這是它的第一個特點”。
“思想的發(fā)明是人文學科的根本追求。人文學科不會給你很多實用性的知識,但是它提出的思想可能會改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因為人們對世界看法的不同,他們面對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結果,世界也隨著改變了”。
“人文學科的思想之所以被社會或同行接受,依靠的是思想的批判,而不是實踐或邏輯的檢驗。它靠的是共鳴,而不是理性的說服。大思想家就是那些能說出別人心里想說卻說不出的話的人。因為思想批判的需要,人文學科要求讓很多思想共存,提供很多選擇,然后在學術的論辯中,學術從業(yè)者和普通民眾自覺不自覺地與某一種思想產生共鳴,接受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傳布了開來”。
3
今天我們常提“人類文明”一詞,而人類文明的前提是人文。
沒有人文,談不上人類文明,甚至談不上人,談不上人類。
人類會有兩次誕生,第一次是人類形體的形成,直立行走,由動物的樣子變?yōu)槿诵危欢诙握Q生,則是人類人文的出現。
有了人文,才算是有了真正意義的人類。而在這之前,仍然只不過是有著人形的高智商動物。
比如古埃,雖然有著燦爛的文化,卻沒有人文。那時的人不為人存在,只為他們心中的鬼神。
我們說到古希臘文明的偉大,其偉大之處就在于它開創(chuàng)了人類人文意識的先河。
自古希臘時代開始,人的意識中才開始有“我”。此時的人類,才真正意識到自身獨特的價值,開始審視自身欲望與靈魂。
人是萬物之靈長,也就是古希臘人的發(fā)現。
他們熱衷于研究人類,研究整個世界,更是研究一切無用的東西——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等,一切“無用”的東西。
而這些都成為后來人類人文學科的源頭。更是西方文明的源頭。
完全可以說,沒有古希臘的人文,就沒有現代西方文明。
4
也許仍然還是有人沒有很好理解人類人文的重要性。
那么就講個故事吧。
關于愛因斯坦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他是位杰出的科學家。
然而,他的杰出,絕非只是因為他們偉大科學發(fā)明,而更是因為他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而對于科學家來說,人文精神則尤其重要。不然,他們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就未必是造福人類,而也完全可能毀滅人類!
而這一點,愛因斯坦就做了最好證明。如果不是人文精神的存在,他就完全可以做個“愛國者”,把自己的核技術,奉獻給戰(zhàn)爭狂魔,而不是帶著它背叛自己的祖國投奔美國,加入反法西斯陣營。
——那么,整個人類的歷史將會徹底改寫,今天的人類世界也將完全會是另一番不可想象的景象。
5
那么,人文到底是什么?其意義究竟何在?
似乎很高深,很復雜。
其實完全可以簡單而言。
人文也就是以人為本的思想,各種理念。人是根本,是一切,是目的,是核心。人類世界的其它一切發(fā)展,無論科學,還是經濟,都只有以人文導向為前提才有意義。
也或者說,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若不以建設一個更好的人類人文環(huán)境為目的,也將毫無意義,甚至會是罪惡。
這也就是為什么,今天的我們,雖然經濟發(fā)展,物質財富極大提高,反而存在著更多的社會問題,人們卻更加的沒有幸福感。
一個追求文明的社會,必定是重視人文。
正因如此,無法想象,一個輕視著人文思想、人文科學的社會和國家,如何標榜自己的文明?又如何建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