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當代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基礎教育的落腳點,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
學生按傳統意義可以分為三部分,少部分優等生、大部分中等生和少部分后進生。優等生最能使老師的理想、期望變為現實,也最能體現老師的水平和業績,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各方面的重視;中等生數量多,是學校班級的主體,這部分同學的狀況就是學校班級整體狀況的反映,也自然能得到重視;少量后進生使學校、老師付出很多精力,又經常對集體有不良的影響,且工作難度大、見效慢,所以容易被放棄、被輕視。因此“面向全體學生”最需要解決的還是面向后進生的問題??梢哉f,面向后進生的問題解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面向后進生,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檢驗一所學校、一位老師素質教育思想是否牢固,素質教育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只有把轉化后進生工作提高到素質教育的高度,這項工作才能更快地提到人們的議事日程上來。
二、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是使后進生轉化的根本途徑
后進生情況不同,方法自然也要因人而異,量體裁衣。不必尋找,也不能有現成的固定方法,放之四海皆準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但在實際工作中我認為還有一些普遍性的規律可把握,能夠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一些指導。
(一)轉化后進生要遵循兩個原則
一是尊重為先的原則。后進生有強烈的自尊心。雖然在很多時候他們表現出破罐破摔、滿不在乎的樣子,但這并不證明他們的自尊心、上進心消失了,不過是他們故意把自尊心隱藏起來,以示對家長、老師教育的不滿和反抗,這只是逆反心理在作怪罷了。
二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后進生的后進狀況表現在外在行為上,后進原因有深層的心理原因、思想原因等,我們一定要把握的是: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決不是靠紀律、制度的約束就可以完全解決的,而必須從深層的思想、心理根源入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要抓住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幫助后進生樹立起自信心,自信心從他們的優點和長處中來。對后進生的認識應一分為二。雖然他們有缺點有不足,但他們肯定也有很多優點和特長。而有些特長他們并未意識到,需要老師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他們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潛力,逐漸形成“我不比別人差”的積極認識,這方面不比別人差,其它方面也可以超過別人。
第二個環節是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上進心從他們的進步中來。當后進生有了一些進步的時候,老師對他們已取得的成績和進步要及時予以肯定和表場。有時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束贊許的目光,一抹滿意的微笑都會產生神奇的力量。從而使他們也體會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們的期望,而產生報答老師幫助同學關心的責任感。
(三)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要善于借助兩種力量
一種力量是后進生所在班同學的力量。后進生生活在同學中間,他們周圍是大量的中等生、優等生,教育管理好這些同學,就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就可以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良好的班風必然會對后進生產生一種積極有益的帶動和促進作用。
另一種力量是家長的力量。家長在每個學生的成長中都會起到巨大作用。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需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有些家長認為這些孩子根本沒法教育好,聽之任之算了;有的則認為家長百句話頂不上老師一句話,老師看著辦就行了等等。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在孩子處于心理、生理逐漸成熟時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很自然的,如果家長主動放棄教育責任,后進生轉化工作則不會成功。
總之,通過探索和積累,本人認為做好后進生工作需要從提高認識和掌握方法兩個方面著手。前者是基礎,是前提,后者則是保障。只有有高度的責任感,配以科學的方法,才能克服各種困難,見到實效,從而做好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