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人民論壇》刊載吉林醫藥學院人文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王勇的署名文章指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必須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做到“常把脈博,常用心藥,防止思想感冒”,培養廣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自己與社會、面對現實與未來。
當前,中國高校發展正處于思想大解放、觀念大碰撞的時期,各種社會思想同時并存,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如果沒有一種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統一在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將引起人們思想的無序和混亂,影響高校改革發展穩定。
對此,文章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不斷改革,更新觀念,形成合力,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要堅持德育為先導,正確處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
文章表示,合理的機制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系統化地融于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真正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和資源,使其系統協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針對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要達到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要運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多方面力量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更加形象、生動、豐富多采。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應的保障機制,高校在行政管理、教學科研、后勤服務等方面都應積極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和提供條件,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學育人、服務育人”。
文章指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必須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廣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自己與社會、面對現實與未來。應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予以有效的指導和關愛,真正做到“常把脈博,常用心藥,防止思想感冒”。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通過網絡以及校報等媒體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定期組織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針對反映出來的問題,采取集體講課、專家咨詢、個別談話等方式,為有著“學習苦惱”、“戀愛沖動”、“擇業焦慮”、“貧困自卑”等多種類型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文章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要重視課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服務于學生的根本利益。因此,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確立就業目標,找準自身定位,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完成的現實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就業工作緊密結合,應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此外,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外,高校應特別注重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寓思想教育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中,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應通過舉行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催人奮進的精神氛圍和人文底蘊,通過文化藝術熏陶培育大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素養。另外,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改革,采取綜合考評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與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從而引導學生自覺規范言行、陶冶情操、磨煉意志,走健康全面發展之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