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面積是指由自然生長或人工種植且原地高度至少為5米的直立樹木所覆蓋的土地,不包括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系統(tǒng)中的立木,例如,果樹種植園和農(nóng)林系統(tǒng),以及城市公園和花園中的樹木。
世界自然植被帶分布
下面給大家介紹世界十大森林面積的國家。本文數(shù)據(jù)截止日期為2016年。
70.86萬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1.7734% 森林覆蓋率 23.7%
印度半島的氣候主要為熱帶季風(fēng)氣候,因此形成熱帶季雨林等植被,還有部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成因是緯度和和地形關(guān)系。
南亞森林分布圖
73.81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1.8471% 森林覆蓋率 57.6%
秘魯森林覆蓋率為58%,面積達(dá)73.81萬平方公里,在南美洲僅次于巴西。水力和海洋資 源極為豐富。
森林覆蓋率高
90.33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2.2605% 森林覆蓋率 47.8%
印尼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10度之間,地區(qū),剛果河,亞馬孫河流域,印尼等地。特點(diǎn):全年度高溫多雨,年均溫26度左右,年降水專量約2000毫米,分配較均勻。
印度尼西亞森兩林分布圖
125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3.1297% 森林覆蓋率 16.4%
澳大利亞的氣候植被呈半環(huán)狀分布。即 北 、 東 、 南 三面以 森林被為主,向內(nèi)逐步以 草原 植被為主,核心為荒漠植被。導(dǎo)致這種分布特點(diǎn)形成的原因是: 氣候呈半環(huán)狀分布
澳大利亞東北由于高山原因 (是向風(fēng)坡)所以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悉尼由于特殊原因是地中海
第六、剛果金
152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3.8106% 森林覆蓋率 65.1%
剛果民主共和國屬赤道氣候區(qū),全年濕熱多雨,以全境來說,全年分干、雨兩季;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五月是雨季,氣候濕熱;六月到十月是干季,氣候溫和。
非洲氣候帶和地形關(guān)系
但是在夏天,中部和東部高原地區(qū)常有陣雨或豪雨,不失為解暑的天然良劑;并且中部山地海拔有1000米到2000米,高處山頂終年被雪掩蓋。
剛果和巴西原始森林覆蓋,全世界也就赤道和俄羅斯加拿大有著最原始的森林
210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5.2521% 森林覆蓋率 21.7%
中國自西北向東氣候帶基本依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fēng)氣候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熱帶季風(fēng)氣候。所有對應(yīng)植被類型大致是: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帶。
中國人工林覆蓋,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森林都是人工孕育的
310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7.7674% 森林覆蓋率 33.1%
1、北美洲加以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縱列,它們的分布排列與東部截然不同。從針葉林—灰化土帶以南、黃壤,沒構(gòu)成氣候障壁,水熱條件較北部優(yōu)越,因山地高度不大,大致以西經(jīng)95°為界
2、北,植被—土壤類型相應(yīng)為針葉林—灰化土,且有從北向南逐漸變異的趨勢,它們既是南北更替,但高度不大。自東向西依次為森林草原。
美國和加拿大一起介紹
347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8.6846% 森林覆蓋率 34.8%
3、東,則以硬葉常綠林和灌木—褐色土。例如。北美大陸北部。
北美和亞洲氣候帶
4、西部高山地區(qū)的垂直結(jié)構(gòu)、南北延伸、苔原—冰沼土帶、土壤類型則以草原、氣候具有垂直變化的山地,除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外,東臨大西洋、西部植被—土壤類型結(jié)構(gòu)的對立,經(jīng)亞熱帶夏干氣候轉(zhuǎn)為熱帶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它們基本上是南北更替;落基山以西主要為山間高原和盆地。
美國和加拿大一起介紹
493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12.3267% 森林覆蓋率 57.7%
巴西大部分地區(qū)處于熱帶,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南部部分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6~19度
巴西是世界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nèi)。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
南美氣候和地形關(guān)系
815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20.3935% 森林覆蓋率 47.7%
俄羅斯植被分布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qū)處于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yàn)橹?但北極圈以北屬于寒帶氣候。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qū)緯度較高,利于針葉林生長。
亞洲氣候帶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qiáng);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fēng)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