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
道是最基本粒子,
道是宇宙萬物遵循的第一規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老子《道德經》的意譯和感悟,根據老子的思想和自己的感悟對《道德經》重新分篇,把《道德經》分為五個部分。
即:
第一部分,總論;
第二部分,論規律和原則;
第三部分,論作用;
第四部分,論方法;
第五部分,總結;
如此分篇是最符合老子的思想的,如此分篇我是第一人,是我的獨創。
我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宏大的論文,是一部關于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理論書。《道德經》揭示了宇宙萬物的本源、宇宙萬物的組成和產生、宇宙萬物的變化發展規律、人和人類社會的變化發展規律。
作者簡介
陳少毅,漢族。
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教高級職稱,高級中學教師,現已退休。
正文節選
《道德經》是一部什么書?
關于《道德經》是一部什么書,說法各異,是一部哲學書、是一部科學書、是一部經書、是一部法書等很多說法,都能列舉出許多證據,講出許多道理。但是都不準確,都不全面。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是因為《道德經》是一部全書,內容太廣泛,崇高而深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去理解它各有各的道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得出各自的結論,所以自古以來爭論不休。
我認為:
《道德經》是一部科學理論書,是一部揭示宇宙萬物---道、天、地、人的產生、變化、發展規律和規則的科學理論書。
全書老子通過揭示宇宙萬物---道、天、地的產生、變化、發展規律和規則,來揭示人和人類社會的產生、變化、發展規律和規則。
第十二章、處世觀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意譯】
老子告訴大家:處世觀。
芬芳的五色使人眼花繚亂;
嘈雜的五音使人聽覺失靈;
繁雜的五味使人味覺無味;
縱情獵掠使人心思放蕩發狂;
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
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維生事務,不單單樂于感官的享樂。所以要有所做,有所不做,要有所選擇。
第四十章、道的生成規律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意譯】
老子告訴大家:道的生成規律
反復循環往復的旋轉運動,是道產生的動力;
強弱循環往復的變化,是道產生的作用原理。
天下萬物的生成規律:天下萬物生于有形質(很小的有形質),(很小的)有形質生于(微小的)無形質。
即:
微小的無形質 → 很小的有形質 → 天下萬物
【感悟】
老子本章給大家簡單論證了道的產生規律。
1、產生道的動力:反復循環往復的旋轉運動。
2、產生道的作用原理:強弱循環往復的變化。
3、萬物產生的規律:萬物產生于很小的有形質,很小的有形質產生于微小的無形質。即:微小的無形質很小的有形質天下萬物。
4、在這里老子只是簡單的介紹了萬物產生的規律。因為老子在第四十二章又詳細具體的論證了萬物的產生過程。這就是老子“無中生有”哲學思想的出處。
5、本章是道德經中寫的最精辟的一章,三句話論證清楚了道的生成規律和過程,道要生成必須要有動力,第一句講了道的生成動力是反復循環往復的旋轉運動。道要生成必須要有原理,第二句講了道的生成原理是強弱循環往復的變化。有了動力,有了原理,就可以生成道了。第三句就是生成過程和規律:天下萬物生于有形質(很小的有形質),(很小的)有形質生于(微小的)無形質。第三句論的清清楚楚,講的明明白白。
我認為整個《道德經》中這一章寫的最為精辟,充分體現了老子的睿智。
人世間2500年出了一個老子再過2500年也出不了一個老子,上下5000年也只有一個老子。《老子》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當今的世界需要《老子》的精神。老子的靈魂該等到時間了!
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這是360百科對本章的譯文。
6、本章就是一篇物理學論文,“論道的生成規律”論點、論據、論證、結論。論的清清楚楚,講的明明白白。
7、本章充分體現了老子的寫作特點,老子在前面論證過的后面拿來就用,“反者”就是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論證過的,“反者”(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所以老子在這一章就用了“反者”兩個字來表述。這也充分證明了《道德經》是一篇大論文,章與章之間是有聯系的,對道的論述是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逐漸論述的。
8、本章就是一篇純物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