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六分鐘步行試驗的定義
(1)測試患者6分鐘內,以能承受的最快速度徒步行走的距離(6-Minute Walk Test,6MWT)
(2)可整體評價全身完整的反應,包括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神經肌肉系統以及肌肉代謝。
02
適應癥和禁忌癥
(1)適應證:評價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對治療的反應情況;評價患者整體的功能狀況。包括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COPD、間質性肺疾病、肺移植、肺減容術、肺切除術等。
(2)絕對禁忌癥:近6個月存在不穩定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3)相對禁忌癥:靜息狀態下,心率超過120次/分;收縮壓高于180 mm Hg;舒張壓超過100 mm Hg。
03
6MWT試驗方法
走廊:長(行走長度至少30米,折返次數過多會影響結果)、平坦、堅硬、少人通過,每3米做一個標記,折返點有明確標記
不與病人同行,不使用橢圓或圓形軌道
使用統一、標準化、激勵性語言
運動前后監測生命體征
備用硝酸甘油等搶救藥品
04
6MWT所需設備
(1)原始、簡易:計時器(或定時器)、圈數計數器、血壓計、記錄量表、便攜式心電監測裝置、氧源(如需要)、 電擊除顫器、便于推動的椅子、電話、供氧設備
(2)改良6MWT設備(智能化):醫學數據檢測包(同時檢測心電、血壓、血氧、心率、呼吸率)、智能手表(計步)、6分鐘步行試驗工作站、電擊除顫器、便于推動的椅子、氧源(如需要)
05
6MWT 常用量表
表1 Borg 呼吸困難分級量表
表2 Borg 用力評分量表
06
根據6MWT結果制定運動處方
根據六分鐘步行距離,將心功能分為4級
1級:距離<300m
2級:300~374.9m
3級:375~449.5m
4級:距離>450m
按分級給病人制定運動處方 :
如:6分鐘步行距離=420m,則運動強度:420m÷6=70m X0.6=42mX30min=1260m (第1周)可根據情況增減。
07
六分鐘步行試驗在心衰診治中的應用
(1)1993年,JAMA雜志,SOLVD(Studie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研究亞組分析。對20個中心,833例病人,60±12歲患者進行包括6MWT在內的臨床評估。入選標準:充血性心衰證據或/和LVEF≤45%(平均30±9%)。平均隨訪242±82天。終點事件:全因死亡或住院,因心衰住院或死亡。結果提示6分鐘步行距離與射血分數(EF)一樣,是死亡和心衰住院事件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距離每下降120米,死亡的OR為1.5%,CI為1.11-2.03;死亡和心衰住院聯合終點OR:1.77,95%CI為1.38-2.26。
結論:6MWT是一種安全、簡單的心功能不全病人事件發生及死亡的獨立的、強的預測因子。
(2)6MWT是判斷心衰程度的簡易方法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6分鐘步行距離區分心衰程度:<150米,重度心衰、150~450米,中度心衰、>450米,輕度心衰。
(3)評估心功能和評估康復治療效果
John研究對14中心,476心衰患者,使用7個指標觀察其6±2周內病情變化(包括健康狀態測試、6分鐘步行距離、NYHA分級、體重、BNP等),心臟學家對臨床狀態進行評價(惡化或改善)結果:KCCQ量表、NYHA分級和6分鐘步行距離是評價病情變化最敏感的指標。
Meyer研究:對嚴重老年心衰患者,通過短期(3周)、適度的運動訓練,6MWT的步行距離增加,且步行距離增加與運動峰值耗氧量增加密切相關;限制活動使6MWT步行距離明顯下降。
Piepoli研究:通過6MWT發現,骨骼肌鍛煉可以慢性心衰運動能力,前后步行距離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適度骨骼肌鍛煉對于慢性心衰患者是有益的。
(4)評估心衰的預后
一項對 200 例美國黑人 CHF 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的研究:6MWD≤200 m 與 6MWD> 200 m 者 ,18 個月時再入院率分別為 68% 和 52%( P = 0. 027) ,40 個月時的死亡率分別為 41% 和 19% ( P =0. 001) 。并且每多走100步,再入院30天的風險降低16%。結果:6MWD 是心衰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獨立預測因子。
(5)指導心衰患者治療
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項簡便、重復性好、敏感性高的檢測指標,6分鐘步行試驗具有上述特點。它不需要特殊的設備,方法簡單,易行,安全性好,試驗中患者主要是在平直的路上行走,與日?;顒酉嗨疲菀妆换颊呓邮埽哂兄笇乃セ颊咧委煹囊饬x。
總結
6分鐘步行試驗可用于評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全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和預后,指導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Nauman D, Greenberg B. Studie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OLVD). Am J Geriatr Cardiol. 1993 Jan;2(1):28-36.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0):760-789.
[3] Spertus J, Peterson E, Conard MW, et al. Monitoring clinic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Am Heart J. 2005 Oct;150(4):707-15.
[4] Meyer JD, Koltyn KF, Stegner AJ, et al. Influence of Exercise Intensity for Improving Depressed Mood in Depression: A Dose-Response Study. Behav Ther. 2016 Jul;47(4):527-37.
[5] Piepoli MF, Conraads V, Corrà U, et al. Exercise training in heart failur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 consensus document of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ur J Heart Fail. 2011 Apr;13(4):347-57.
[6] McCabe N, Butler J, Dunbar SB, et al. Six-minute walk distance predicts 30-day readmission after acute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Heart Lung. 2017 Jul-Aug;46(4):28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