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里是爺爺奶奶玩的地方啊。”“看,這里有電腦,還有跑步機呢。”為了弘揚尊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樹立青少年敬老孝老的意識,近日,東平巷社區的晴雨紅民訪志愿者服務隊帶著20名青少年走進社區10戶空巢老人家中,針對社區70歲以上空巢老人開展慰問活動。青少年志愿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做了精制禮物送給每一個爺爺奶奶。
“奶奶,您辛苦啦,我來給您捶捶背。”活動當天,晴雨公益負責人沈廷沖老師還特意安排了敬老孝老互動環節,孩子們有的陪老人一起電腦網上沖浪,有的給老人們捶背揉肩,有的給老人講故事,老人們一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場一片敬老愛老溫馨祥和的氣氛。
晴雨紅民訪 孝親敬老情
百善孝為先,孝親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華夏兒女的精神瑰寶。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積極倡導“愛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風氣,東平巷社區和“晴雨公益”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晴雨紅民訪”活動,對轄區的60歲以上獨居空巢老人進行走訪慰問,彌補社區節假走訪老年居民的空白,實現全年無縫對接,以實際行動體現東平巷社區對轄區老人的親切關懷,及時了解老人的訴求,提高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溫暖了社區老人的心。
6月的第一個雙休日,社區工作人員帶領著社區黨員代表及晴雨紅民訪志愿者服務隊來到轄區老人唐玲娥家中探望慰問,與老人親切交談、噓寒問暖,了解他的生活情況,送上“最多跑一次 電話“0”距離”愛心服務卡并叮囑老人要注意保護身體。孫新寶老人今年78歲,子女不在身邊,屬于獨居老人,社區和晴雨紅民坊志愿者服務隊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進行登記,并把她列入社區重點關愛對象。社區工作人員把愛心服務卡交到老人手中,并為老人講解內容,老人連聲表示感謝。老人說:“感謝社區對我們老人的關愛,你們把工作做得很細、很實,生活在東平巷社區真的很幸福 。”
6-7月,僅僅兩個月時間,晴雨紅民訪志愿者服務隊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定期走訪慰問東平巷社區的60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共20戶。
最多跑一次 電話0距離
“最多跑一次 電話0距離”愛心服務卡,是東平巷社區在今年試點推行的一個項目,為每戶家庭送上一張服務指南,內容包含社區所有崗位對應的服務內容及聯系電話,居民可以在家通過電話了解辦事流程,對于一些需要提供多項材料才能辦理的業務,也可以做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 電話0距離”堅持“以人為本,尊老扶弱,服務社區”為理念,致力于方便轄區居民辦事、減少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間、持續滿足居民的需求,切實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晴雨紅民訪志愿者服務隊上門走訪結束后,又對轄區內居民群眾進行簡短的調查,記錄了群眾反映的一些空巢老人,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走訪慰問,關心和了解轄區獨居困難老人的生活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體現社區對轄區老人的親切關懷。
黨建雙引領 走訪全覆蓋
東平巷社區黨委一直要求社區工作人員“走訪不落戶、戶戶見干部”的網格走訪原則,在工作日里,所有網格工作人員針對自己網格的獨居、空巢老人,殘疾群體進行重點走訪。但社區黨委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雙休日怎么辦?如何達到走訪不間斷。2019年6月東平巷社區黨委和上城區“晴雨公益”志愿者黨支部簽訂黨建共建戰略協議,雙休日由“晴雨公益”志愿者黨支部的黨員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一配對來完成走訪工作,帶著志愿服務、社區活動、眾人愛心完成對轄區60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的走訪任務。
走訪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社區老年人的一致好評,感謝社區黨委的用心、不忘老年人的初心和志愿服務的耐心。在黨建雙引領下,“晴雨紅民訪”活動順利推進,有效地解決了子女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老人的尷尬,同時也充實了社區層面的走訪力量,給予老人精神層面更多的人文關懷。
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通過深入到社區空巢老人家中看望老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況、身體狀況及家中困難,幫助解決空巢老人的需求,提供精神慰籍和心理撫慰,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圍,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使孝親敬老在東平巷社區蔚然成風,從而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