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孩子是一只自由的風箏,父親就是控制風箏的軸線。風箏想要飛的更高,軸線必須要懂得有的放矢。
古人說,父有五德,寬厚、仁慈、自重、智慧、心胸開闊。
一是寬厚,堪可依靠。
二是仁慈,悲天憫人。
三是自重,人須自重而后人重之。
四是智慧,行可及遠。
五是心胸,博知天下。
有此五德,父親的高大形象就樹立起來了。
01
寬厚,堪可依靠。
寬厚的人,才足以依靠。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后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于言語。
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
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
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
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p>
后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
培養(yǎng)孩子寬厚的性格,對孩子就要寬厚。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能因為孩子一次的小小過失,就破口大罵、面命耳訓,這樣不但不利于樹立孩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反而阻礙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家長應該循循教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個孩子,一次考不好,并不代表這個孩子不聰明。家長應該正視孩子學習成績低下的原因,對癥下藥。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家長也不能以自己的要求讓孩子按照自己的人生軌跡走自認為成功的道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愛好,家長因該在教育孩子時充分傾聽和尊重孩子的選擇。
02
仁慈,悲天憫人
仁愛的人是有福的。
孫叔敖小的時候,到外面游玩,看見一條長有兩個頭的蛇,就殺了蛇并把蛇埋了。
他哭著回家。他的母親問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剛才我見到了它,害怕離開母親死去?!?/p>
母親說:“蛇現(xiàn)在在哪里?”
回答說:“我害怕別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jīng)把它殺了并埋了?!?/p>
他的母親說:“我聽說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會給他福氣的,你不會死的?!?/p>
等到孫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國的國相,他還沒開始治國,但是國人就已經(jīng)相信他是一個仁義的人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性本善,只是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間接造成了不同性格的人。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導師,一定要讓孩子早早汲取善良的營養(yǎng)。
帶領孩子做一些志愿者活動、到基層體驗生活,讓孩子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要懂得尊重與自重,父母要教導孩子,擁有一顆感恩善良的心,讓孩子的眼里充滿小星星,即使不像太陽那么明亮,但也能為人指明前行的路。
03
自重,而人能重之
自重,是人之為人的底氣。
《圣經(jīng)》說,人是上帝所造。佛經(jīng)說,人生難得。儒典說,人是萬物之靈。
人頂天立地,千萬不可把自己小看了。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父母應教導孩子,自信的孩子最可愛,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好,并且朝著自己的目標昂首前行俄而不是畏首畏尾。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只有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才會有收獲。充分相信自己,尊重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給予別人尊重的時候,也是自己修養(yǎng)的一種提升。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重?要傾聽,不要輕易訓斥孩子,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說話;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斥責孩子。父母越維護子女的自尊,子女越看重自己的名譽。
04
智慧,行可及遠
諸葛亮告誡兒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寧靜是有智慧的,不從流俗,不慕虛榮,心中有詩,心中有遠方,千里萬里,路在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愛迪生都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但沒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付出,那么靈感也只是一閃而過的流星,沒有任何現(xiàn)實意義。所以,大智慧需要勤勞來做支柱。
其實,許多孩子都非常聰明,但是為什么世界上科學家也就那么多呢?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但重要的幾條是:
一、你的努力配不上你的智慧。
二、你所走的路壓根兒就不是通往成為科學家的路。
三、你所處的環(huán)境限制了你的發(fā)揮。
所以,父母應該在給予孩子好的學習氛圍時,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恒,同時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傾聽他們的需求,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真正的智慧,不是利用社會問題去賺錢,而是通過解決社會問題去賺錢;明白人吃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做個有智慧的父親,少點煙酒的快樂,多點琴棋書畫的雅趣,少點油鹽醬醋茶的煩愁。
一個有智慧的父親,會使兒女少走彎路,早開智慧。
05
心胸開闊,博知天下
江海不與坂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斗其聲?!?明朝開國功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劉基對于 胸懷寬闊的名言。
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國相。
領導者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者,不但是因為他有過人的膽識和才能,還因為他有一顆寬宏大量,心胸開闊的大心臟。宰相肚里能乘船。
胸懷寬廣的人,能容納接受別人的缺點與不足。
胸懷寬廣的人,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和批評。
胸懷寬廣的人,能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得到他人的信任。
胸懷寬廣的人,能在關鍵時候,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勵。
為人父親,樹立五德,親身示范,一定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的好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