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后為了發展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我國相繼建設了4個衛星發射場。而這四大發射場分別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其中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最早建設的衛星發射場,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主要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
另外3個衛星發射場,也承擔著不同的發射任務。可以說這4個衛星發射場為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位于海南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是當前最新的一個衛星發射場,是2009年才建設的,2016年開始投入使用。另外幾個發射場都是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就已經建設完成了,所以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當前最年輕的衛星發射場。
但是,這個記錄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被位于浙江寧波的象山衛星發射場所打破,按照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十五四”規劃的有關內容,浙江省將會在寧波象山斥資200億元,建設中國第五個航天衛星發射場。根據相關規劃,未來中國第五個衛星發射場,選址位于寧波象山,包括航天發射場和產業配套區,占地面積約67平方公里,這一項目預計耗資200億元。
既然我國現在已經擁有4個衛星發射場,為什么還要在寧波建第5個航天發射場呢?原因比較多,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發射場不夠用,例如2017年我國計劃的航天發射次數是30次,但實際上2017年只發射了16次,原因也是航天發射中心數量不夠用造成的。這才是建設新發射場的主要原因。
例如2017年我國計劃的航天發射次數是30次,但實際上2017年只發射了16次,原因也是航天發射中心數量不夠用造成的。這才是建設新發射場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我國已經擁有的四個航天發射場所處位置來看,基本上都位于偏遠地區,和城市的距離十分遙遠。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就在于這四個發射場修建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我國的航天發展以及軍事發射任務而建造。因此,自然不可能像此次寧波衛星發射場一樣,就建立在距離城市并不遙遠的地方。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國現有的4個航天發射中心,都是為了發展國家航天事業以及執行國防科技任務,都是為了滿足國家和軍隊的需要,幾乎沒有商業層面的航空航天發射任務,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這4個發射中心,基本上沒有發射過商業衛星,除了文昌發射中心零星發射過幾次,商業衛星之外,酒泉、西昌、太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記錄。
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國太空管理部門NASA下屬的航天發射場,除了發射國家層面的衛星和火箭之外,也發射過商業層面的衛星和火箭。只要付得起足夠的錢,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樣可以發射商業衛星和商業火箭,例如美國SpaceX公司,就多次在利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自家公司研制的衛星和火箭。
從航空航天的發展歷程來看,商業衛星和商業火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寧波的象山衛星發射場將會是主打商業化運營的發射中心,所以很有必要。之所以選址寧波象山,因為這里處于北緯30度,滿足了發射場建造時對低緯度的需求。
事實上,這樣選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象山位于北緯30°,和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以及美國肯尼迪發射場位于同一緯度,滿足了發射場建造時對低緯度的需求。不僅如此,當火箭殘骸降落的是偶,因為寧波處于沿海地區,人們還不用擔心它會砸到人或者建筑。
而且寧波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電子、航天零部件等相關配套產業,同時還有幾個航天研究院,能為航天發射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優勢。如果能夠選擇一個相對比較近的位置,形成屬于我國的完整產業鏈的話,那么在制造組裝這上面就不需要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在火箭制造完成之后如何運轉,這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優勢。
寧波的象山發射場除了具備地勢優勢之外,主要的定位是用于商業航天。我國的發射場都是用于國防軍事以及航天科研用途,至今還沒有發展商業航天,象山發射場的建設將讓我們國家打開一個新的市場。
未來,商業航天必定會占據很大的市場,里面有不少商機。現在,各個國家對于氣象衛星、通信衛星等需求也在不斷增大,掌握航天發射技術的國家卻少之又少。如果我們國家能夠擴展商業航天,不僅可以幫助我國快速回收資金,也能夠有更多的資金反哺于航天發展,可以說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