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三伏天的天氣特點是溫度高、悶熱,甚至有些人會有一種喘不過氣的難受,尤其是對中老年人。
現代人在夏季,常見的避暑方式就是吹空調、沖冷水澡等,但這樣容易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甚至可能會誘發腦卒中、急性心梗等。
不吃“三飯”:
1,不吃隔夜飯
天氣炎熱,食物放置一宿后,會滋生很多細菌,尤其是綠葉蔬菜類,同時隔夜飯菜會產生少量的亞硝酸鹽類物質,進入體內會轉化為亞硝胺類,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如果長期食用隔夜飯菜類,會增加胃癌、腸癌的風險。
最好是當天的飯菜,當天就吃掉,不要隔一宿再吃。
2,不吃油膩的飯
隨年齡增長,人的胃腸蠕動功能會下降,對中年人來說,如果在夏季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胃脹、胃痛、不消化等癥狀。
原本夏季就容易讓人產生食欲不振,吃太油膩的食物也會這樣。
3,不吃夜宵
吃完夜宵后,離睡覺時間比較短,會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引起胃不適。
不睡“三覺”:
1,不睡“情緒覺”
炎熱的夏季,人們的情緒很容易波動,如果在睡覺前,發生一些不愉快、或讓人過度興奮的事情,容易產生大情緒,這時入睡,會影響睡眠質量。
2,不睡“空調覺”
夏季開空調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但睡覺時,最好不好開著空調睡覺,尤其是低溫空調,容易使濕邪、風邪侵入體內,誘發關節疾病,甚至會誘發偏癱。
3,不睡“伏案覺”
到了夏季,中午小憩一會兒,能讓身體得到很好的休息,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但很多中年上班人,習慣爬著桌子睡覺,其實這一習慣非常不好,會使氧氣運輸不通暢,還會壓迫下肢血管,讓血管流動減少,增加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一:及時補充水分
天氣炎熱,出汗多,會使體內流失很多水分,如果不及時補充,會使身體處于脫水狀態。
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還可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度,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藕葉富丁茶,泡水喝,利于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將藕葉、富丁葉、黃花苗葉搭配在一起,堅持泡水喝。
藕葉是一種常見的藥食兩用的植物,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其水煎劑可降低全血比粘度,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富丁葉對食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黃花苗葉具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三者搭配在一起,利于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從而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二:保證睡眠
保證充足的睡眠,能讓大腦機能更好的恢復。
夏季,晝長夜短,悶熱煩躁,很難入睡,晚上睡不好,如果沒有時間的約束,可在涼爽的清晨多睡一會。
此外,適當的午睡,利于身體健康,在炎熱午后,小憩一會兒,利于降低身體的代謝,減少產熱。
午睡還可使體內激素分泌平衡,是心肌梗塞等發病率減少。
第三:飲食清淡
中醫認為,夏時為心火當令,心為陽中陽。
所以,這個季節在飲食上,應保護好人體的陽氣。
忌貪涼食及生冷食物,忌食油膩食物,最好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菜少肉,均衡補充人體營養,重視鉀元素的補充,避免出現低鉀情況。
第四:避免暴曬
夏季中午時間段,烈日當頭,如果長時間暴曬,很容易出現脫水、中暑的情況。
適量的使用空調,最好溫度調至26℃左右為宜,避免室內外的溫差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