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腦梗,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是腦部血管發生了堵塞,影響氧氣、血液供應。
據統計,我國每年死于腦梗塞患者近200萬人,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50歲后,不想得腦梗,“忌食三物、記住三事”:
“忌食三物”:
1,蛋糕、面包、餅干等食物
這類食物含有反式脂肪酸,是一種“壞”脂肪酸,被稱為“餐桌上的炸彈”。
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促使血管壁沉淀更多斑塊,增加血管堵塞的發生。
2,可樂、雪碧、果汁飲料等飲品
這類食物含有大量的糖類,若長期攝入會使血糖升高,同時也會影響血壓水平。
同時,攝入糖分過高,身體消耗不掉,而多余的糖分就會在體內轉化為脂類物質,囤積起來,誘發肥胖、高血脂。
據哈佛大學研究:每天飲用1-2杯的含糖飲料,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26%,而發生心梗、猝死的風險會增加35%。
3,香腸、培根、加工肉類等食物
這類食物含較少的膳食纖維,同時含大量的鹽分,如果攝入過多的鹽分,容易使血壓升高,誘發高血壓疾病。
高血壓,被稱為“無聲的殺手”,看似不起眼的病,但對心腦血管的影響非常大,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會加重動脈硬化的血管破裂、出血、痙攣等。
記住三事:
1,多素少葷,合理搭配
飲食上,以“多素少葷”為主,均衡補充營養,利于身體健康。
食用油合理搭配,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橄欖油、大豆油、紫蘇仁油按2:2:1比例搭配,每人每天食用25-30毫升為宜。
橄欖油富含油酸,屬于不飽和Omega-9脂肪酸系列,大豆油富含亞油酸,屬于不飽和Omega-6脂肪酸系列。
而紫蘇仁油含α-亞麻酸,屬于不飽和Omega-3脂肪酸系列,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研究發現,α-亞麻酸進入體內會被分解為EPA和DHA,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達到調血脂、降血壓的作用。
同時,α-亞麻酸還可使血管富有彈性,同時,減少擠滿膽固醇的血小板,預防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從而保護心腦血管。
2,多喝茶,稀釋血液
多喝些茶,利于稀釋血液,還有很好的降脂功效。
藕葉富丁茶,將藕葉、富丁、蒲公英葉搭配在一起,泡水喝。
藕葉水煎劑有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的作用,從而改善血液濃稠狀態;同時,還可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富丁葉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三者搭配,排毒、降脂。
3,堅持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運動的好處很多,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加快新陳代謝,還利于控制體重、改善睡眠,讓精力充沛。
運動還可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降低體內甘油三酯的量,對改善血脂代謝有一定幫助。
一旦確診腦梗,避免復發,謹記“一查、二戒”:
“一查”:
定期復查,很重要。
確診腦梗后,身體的一些指標會異常,根據自身病情,規律監測相關指標,如血壓、血糖,尤其在天氣變化、藥物調整期間,最好每天進行監測和記錄。
定期復查,與醫生進行溝通,將自己身體變化等情況反饋給醫生。遵醫囑服用降壓藥、降脂藥等,盡可能將危險因素控制在正常或理想的范圍內。
“二戒”:
1,戒煙
吸煙是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尤其是缺血性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也就是腦梗死。
煙草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化學成分,促使血管內含氧量降低,使血液粘度升高;還會促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脂肪沉淀,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促進血小板凝集,嚴重可堵塞血管。
戒煙,是預防腦梗很關鍵的事情。有數據顯示,戒煙五年后,腦梗再發的風險 與不吸煙人群的相同。
2,戒熬夜
人晚上休息的時間,也是大腦修復的時間。若長期熬夜,會導致睡眠不足,促使體內分泌壓力激素,如腎上腺素等,促使血壓升高、心率升高,增大心血管壓力。
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人,會加速血栓形成,易誘發急性心梗、腦梗。
作息規律,按時休息,避免熬夜,每晚至少6個小時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