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困惑哎,明明車型不都是差不多的嗎?為什么一個叫動車一個要叫高鐵呢?
其實這中間當然大有差距了,不僅是從車型的老舊方面、或者是動車與高鐵在速度上的差別、當然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區別,想象很多人都知道吧,那就是動車有的無天窗的晚上可以開,但是高鐵卻不行。下面的話就讓我詳細的說一下動車與高鐵的區別。
高速鐵路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有不同規定。中國國家鐵路局的定義為:新建設計開行250公里/小時(含預留)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初期運營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時的客運專線鐵路。特點:新建異于既有線提速,時速不低于250及客專性。
區別:歐洲早期組織即國際鐵路聯盟把舊線改造時速達200公里、新建時速達250~300公里的定為高鐵;1985年日內瓦協議做出新規定:新建客貨共線型高鐵時速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運專線型高鐵時速為350公里以上。
廣泛誤解:很多人把歐洲早期標準誤認為中國標準,只比較高鐵普鐵,誤以為CRH是中國高鐵(兩種高速不同),以為高鐵屬國鐵Ⅰ級,把客貨共線快速鐵路稱為高速鐵路,如沿海鐵路里的廈深鐵路等,把要開行集裝箱貨車的廈深鐵路稱為客專;稱蘭新二線為蘭新高鐵。誤稱深茂快鐵為高鐵,其項目批文明確定位為客貨兩用的快速鐵路,不是客專和高鐵。
動車一般指自帶動力的軌道車輛,區別于拖車。動車和拖車一起構成動車組。動車類似機車要牽引拖車,因此,某動車的時速肯定大大高于它所在動車組的時速。
中國的動車組列車分為三大級別:高速動車組(時速250及其以上,標號G,主要對應高速鐵路),目前還沒有上限時速;一般動車組或中速的(標號D,時速160和200公里,主要對應快速鐵路)、低速動車組(南車青島公司把技術能力下延而研究時速140公里的,以適應城市輕軌)。
2007年,動車組開進了北京站、興城站。
中國的動車技術時速上升很快,株洲南車集團動車組技術僅用了不到4年就從時速160公里起步到2008年實現時速300公里的大飛躍,后來的試驗時速接連突破一個個臺階。另外,2015年8月它中國出口馬來西亞的米軌鐵路動車組創下了時速176公里的米軌鐵路世界速度之最。另外,種類發展多,如研制高寒型、城際型如2013年中國首列時速160公里城際動車組下線并準備時速下延以覆蓋更多速度帶。
說明:人們不區分高鐵快鐵,不區分不同動車領域,把2011溫州動車事故誤說成高鐵事故,嚴重影響中國高鐵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