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在剛開始坐火車的時候有過這個疑問:為什么動車和高鐵感覺沒什么區別卻還要分為D字頭和G字頭?
而實際上動車和高鐵區別大了,就跟馬車和馬路的區別差不多。簡單的來說動車是“動車組列車”的習慣性說法,指的是一類車,這些車可以在普通鐵路上跑,也可以在高速鐵路上跑;而高鐵是“高速鐵路”(以前也叫過“高速動車”)的習慣說法,指的是路,并且由于上面一般情況下都是跑動車,所以應該是“高速鐵路+動車”。
在我國,鐵道部是有明確定義的:動車指代時速在200公里級別的鐵路線路;高鐵指代時速在300公里級別的鐵路線路。因此,國內是將時速在200-250公里的客運動車組稱為“動車”,一般用D字頭(城際動車會用C字頭);將時速在300公里以上的客運動車組稱為“高鐵”,一般用G字頭。
不止如此,雖然高鐵和動車的車都是“動車”,但是動車和動車也是有區別的。就像我國的和諧號動車組CRH(China Railways High-speed,意為“中國高速鐵路”)就分為按時速200公里(D字頭)設計的CRH1、CRH2、CRH5,和按時速300公里(G字頭)設計的CRH2C、CRH3、CRH380。
因此動車票比高鐵票便宜也就可以理解了。
PS:復興號代號為CR,比和諧號等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