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歲老人的肺腑之言:人生最好的活法,不過就一句話
老人們就像一本內容豐富的名著,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的不僅僅是皺紋,更是多年生活的智慧。一位80歲的老人就曾經告訴過我要多讀一讀曾國藩,他在家書中的一句話講透了人生。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也就是16個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念。一:物來順應
生活像是一個最調皮的孩子,它有時候不講道理,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給你制造一些麻煩。事與愿違天天上演,誰也無法逃避和改變。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挫折時,無需憤怒,更不需要問“為什么會是我”,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坦然的去面對。無論你再如何追問,事情已然發生。就算你知道的原因也無法改變現在的事實,還不如把精力節省下來,用來解決當前的問題。生活給你安排的每一次磨難,也許都會在未來的歲月中成為你人生的墊腳石。二:未來不應
現代人的生活往往很焦慮,可是這焦慮中有一大半都是在擔憂著還沒有發生的事情。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不要去過分的擔心,因為你的擔心也阻擋不了命運的車輪。不要現在就讓你的焦慮,毀了你原本的心情和節奏,還不如看開一些,不做徒勞的擔憂。中國有一個成語故事叫作杯弓蛇影,一個人在飲酒時把墻上弓箭落在酒杯中的影子當作了是一條蛇,他以為自己把那條蛇和酒一起喝了下去。之后他墜墜不安,總覺得自己即將要毒發身亡,身體也日漸衰弱起來。后來有人當著他的面重現了當時的場景,他才知道原來讓他擔驚受怕了這么久的蛇只不過是一張弓箭的影子而已,他的病也就不藥而愈了。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這個被影子嚇壞的人一樣,處在一種自己嚇自己的擔憂之中。每天在恐慌著即將會到來的災難,可是事情的發展是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你多么的擔憂該發生的事還是會發生。
心理學上有一個墨菲定律,你越是害怕的事情,他就越會發生。那既然如此,何不坦然一些做好自己該做的準備,平靜的應對才是最好的方法。講一萬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淚教會你做人,后悔幫你成長,疼痛是你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一米也少不了。不要害怕遭遇失敗,人生的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因為害怕失敗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三:當時不雜
當時不雜指的是當你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讓自己專注下來,把其他的雜念放在一邊,專心處理好眼下的事情就好。人對自己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自己可以同時兼顧幾件事。殊不知人心是最容易分散的,一旦你心中同時兼顧著幾件事,那最后的結果往往是顧此失彼,一事無成。小時候我們都讀過狗熊掰玉米的寓言故事,如果我們也像故事中的那只笨熊一樣,一會兒想要玉米,一會兒想要西瓜,最后只會落得兩手空空,什么都沒有抓住。人生很長,你多的是時間去完成你想要做的事。一味的追求速度往往并不是捷徑,看似笨拙的專注才是通往成功最快的路。四:既過不念
已經發生的事情已成定局,即使你做再多的努力也無法改變,反而會阻擋了你前進的方向和步伐。還在為冬天傷感的人,或許在不自覺中錯過了短暫春日。村上春樹說過,這世間最折磨人的,是站在原地以為還回得去。已經過去的事情,就算你再不舍再后悔,也沒了重來一次的機會。人總是要往前走,始終回首往事,你怎么能看清前進的路呢?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絕版演出,希望你在自己的舞臺上,能演出自己最不后悔的篇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