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化學名師工作室三年規(guī)劃方案
根據龍巖市教育局《關于印發(fā)“關于在中小學幼兒園設立市級名師工作室”的意見(試行)的通知》(巖市教綜[2008]296號文件)和《關于在一級達標校設立龍巖市首批名師工作室的通知》(巖市教綜[2008]300號文件)精神,結合學科特點和新課程理念,制訂以下三年的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龍巖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兄弟縣市區(qū)教育局和學校的積極協助下,為了弘揚龍巖市化學教師的工作精神和展示化學教師的教學成果,為了促進高中新課程的順利進行,利用工作室這個平臺,積極開展化學學科的教學研究活動,方便本市化學教師發(fā)表教育教學方面的觀點和看法,努力提供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學資源,爭取涌現一批化學教學骨干力量,為龍巖市的教育發(fā)展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研究項目
從2009年1月—2011年12月為止的時間里,在每年2萬元資金及時到位的情況下,主要做以下工作。
1.在龍巖市教育局及其普教室的組織下,積極參與全市的教育教研活動。
2.在各個分機構負責人的領導下,認真做好新課程各章節(jié)的單元檢測試卷、教學感言或教學設計、課件、高三化學試卷和考試信息等內容上傳工作室網頁的工作。
3.在本市兄弟學校的邀請下,積極幫助本市的各所學校培訓中青年教師。
4.建立工作室網絡平臺,領銜人在平臺上提供學生學習方法和年段管理、家庭教育方法、學科教學隨筆等方面的文章,作為特色內容。
5.倡導本市中學化學教師開展教學實踐研究工作,領銜人以身作則做好這項工作。
三、機構設置
根據巖市教綜[2008]296號文件和巖市教綜[2008]300號文件精神,設立如下工作室研究機構。
1.設置一名領銜人。
2.設置一個辦公場所。(由市教育局發(fā)文指定)
3.設置二名處理日常事務(兼財務資金管理)的管理人員,可由本校的信息技術教師(兼網絡信息平臺的維護和管理)和一名化學青年教師擔任。
4.聘請市普教室的楊梓生老師擔任高級顧問和協調官。
5.選擇部分各縣市區(qū)一級達標學校和連城一中的優(yōu)秀教師(如教研組長、省級骨干教師或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學校行政領導等)選派一名擔任各分機構的負責人。各分機構負責人定期上傳“研究項目”第二款的內容和協助做好研究項目的其他一些工作。
已經確定的優(yōu)秀教師名單如下:
謝友芹,龍巖一中。
李清華,長汀一中。
賴增榮,上杭一中。
邱延齡,武平一中。
賴勝榮,武平一中。
四、三年工作規(guī)劃
根據巖市教綜[2008]296號文件和巖市教綜[2008]300號文件精神,從2009年1月—2011年12月為止的時間里,進行如下的工作規(guī)劃。
1.從2009年1月—2009年2月底之間(含春節(jié)期間),力爭做好機構人選的確定和日常辦公地點的布置,當然,這項工作分別需要得到市教育局有關處室領導或專家、縣教育局領導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2.從2009年3月—2009年4月之間,力爭把工作室網頁制作好,這里需要市教育局領導幫助申請注冊一個網頁IP地址(含下發(fā)一個批文)。
3.從2009年5月開始工作室正式正常運行,并給分機構負責人提供一定的工作經費,費用從工作室的資金中支付。
4.從2009年5月開始,每個月由領銜人組織各個分機構的負責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可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針對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探討工作室運作情況,解決一些運行出現的問題。
5.每半年進行一次中期小結,并提出下階段工作彈性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和調整。
6.每年進行一次總結,并對各個分機構的工作進行一次客觀評價,并給分機構負責人發(fā)放工作補貼。
7.課題研究項目工作,大致針對高中化學新課程魯教版(也可以進行蘇教版)教材內容進行研究,三年為一個周期。分四個子項目展開研究,具體項目如下:
(1)知識拓展方面:可以拓展哪些知識,如何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
(2)課本實驗方面:哪些內容可以補充實驗,哪些內容可以作為學生操作實驗,那些內容可以作為學生自我探究實驗。
(3)多媒體課件片段制作方面:哪些知識內容適合制作課件片段。
(4)教學設計亮點方面:課堂實踐過程中,有哪些內容自己覺得處理得比較恰當,那些片段自己覺得呈現的方式比較合理,等等。
五、培養(yǎng)目標
發(fā)揮工作室各成員的特長優(yōu)勢、工作特點,相互和諧工作,互通有無,密切溝通,共同成長。在此基礎上,三年內,做如下工作:
1.培養(yǎng)各工作室成員當地學校的中青年教師一至二名,跟他們簽訂培養(yǎng)責任書。
2.每學年進行一次總結。
3.力爭使培養(yǎng)的中青年教師健康成長,成為本校、本縣、甚至本市以上的優(yōu)秀教師。
4.在市教育局的領導下,積極承擔對本市中青年教師的化學學科教學指導工作。
六、主要措施
在龍巖市教育局的指導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落實各項工作。
1.多獲得上級領導的支持和關心。
2.增強溝通,在溝通促進共同成長和進步。
3.充分交流與合作,共同把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做實在。
4.積極參加市、縣、校安排的各項活動,為龍巖市的中學化學教學貢獻一份力量。
5.維護好網頁的日常上傳工作,各工作室成員每周要上傳一些內容。
6.加強學習,在工作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水平。
七、經費使用
1.維持工作室日常運轉的基本辦公費用。
2.各工作室成員的津貼。
3.維護工作室網頁所需的費用。
4.領銜人除了領取巖市教綜[2008]296號文件和巖市教綜[2008]300號文件所規(guī)定的補貼之外,不再領取任何津貼。
5.開展活動所需的費用。
執(zhí)筆人:王永新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