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困,就是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還各種做夢。早晨起床后又感覺疲倦不堪、精神萎靡。睡不好的痛苦誰能懂啊!
據調查,現代社會的人睡眠問題主要集中在睡眠質量和入睡時間。睡眠質量較差的狀況通常都是入睡時間長,通常在40分鐘以上,睡著了也是做夢不停,起床后渾身乏力,腰酸背痛,有時還會頭暈頭痛。
睡眠狀態大家都知道有兩種,一種是淺睡眠,一種是深睡眠。
淺睡眠的表現為四肢偶爾抽動,容易被喚醒,而且醒來要20分鐘后才能慢慢清醒過來。
而深睡眠則表現為睡覺時呼吸深沉有力,體動很少,不易被喚醒,醒來以后精神煥發,感覺睡飽了。
要想減少自己的入睡時間,提高睡眠質量,大家可以嘗試以下方法,看似簡單的行為,卻包含了自我暗示和催眠的效果。
1、作息規律
上床和起床時間要有規律。晚上到點后,不困也要上床睡覺,哪怕只是閉上眼休息。早晨到點就起床,不要賴床。這樣你就能知道自己的睡眠時間。如果你一般只要睡6小時,那就不要睡8個小時。如果自己覺得10個小時沒睡夠,那你就睡個地老天荒吧。
2、食之有時
現在人吃喝選擇多,動不動就來一份夜宵。中醫說,食之有時。就是要求我們在適當時間飲食。比如睡前一個小時盡量少喝水或東西,不僅是避免起夜影響睡眠質量,而且睡前吃太多會使身體機能一直保持工作,腸胃機能亢奮,這時就會想睡也睡不著了。
3、睡前洗澡
勞累了一天后,洗個熱水澡會放松身體,讓大腦不再處于緊繃狀態,才能更容易進入睡眠。而且,洗澡后干凈舒爽,避免睡覺的時候因為身體癢到處抓,破壞睡意。這雖然是小事,卻能將潛意識逐漸帶入睡眠準備狀態。
4、適當鍛煉
有人說我晚上不想睡,是因為根本不累。那你需要適量的運動,哪怕只是跟著廣場舞大媽晃一晃。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帶來健康。當然,運動量因人而異。動靜結合的狀態,能幫助更好睡眠。
5、安靜的睡眠環境
睡前盡量把干擾聲音降低到最小,此外,枕頭高低、被窩冷暖、房間氣味等,都是可以影響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如果你是不容易進入睡眠的人,這些工作都需要在睡前做好。
6、睡前儀式
睡覺還需要儀式?是的,其實只是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合上書本、給自己蓋好被子、關閉手機等。都是給身體一個信號:現在我要睡覺了。這樣的暗示會被大腦接收,并按照指示開啟睡眠模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