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補腎藥酒配方 讓世界沒有腎虛
隨著社會發展,人的很多需求逐漸得到滿足,從前讓男人無奈的不舉腎虛等問題也逐漸有了解決的方法。一般來說,我們并不建議一有問題就去打針吃藥,食療可以解決的問題就盡量用食療來解決。推薦三種補腎助陽酒,有需要的男人可以參考下。
鹿血酒
鹿血在唐代就已經作為藥用,以鮮鹿血調配藥酒則始于宋代。《本草綱目》記載鹿血可以“大補虛損,益精血”,用鹿血配制的藥酒則具有溫陽補虛,養血益精,疏通經絡的功效。不少方書均記載了鹿血酒的治療和補養作用,如治肺痿咳嗽、崩中帶下、調血脈,止腰痛、令人血氣充盛等。現代藥理研究對于血液病,特別是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等有較好療效。鹿血性熱,凡有陰虛火旺者,或實火者忌服,高血壓、肝炎、腎炎等患者也不宜服用。
配方:新鮮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將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攪拌均勻,封口,至于冰箱冷藏24小時,取上清酒液飲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填精。用于腎陽虛,精血虧之不舉,腰膝酸軟,畏寒腹痛,虛寒帶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胡桃酒
配方:胡桃肉120克,杜仲、補骨脂各60克,小茴香20克,白酒2000克。
制作方法:將上4味藥切碎,放酒中密封浸泡1個月,即可。
功效與主治:補腎溫陽,壯腰骨精。適用于腎陽虛弱,腰膝酸軟,肢體冷痛,不舉泄精,小便頻數,男子功能減退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鵪鶉酒
鵪鶉為補益佳品,有補五臟,益精血的作用,是食療中常用補品。
配方:鵪鶉1只,菟絲子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將鵪鶉悶死,去毛和內臟,洗凈,切成小塊,與菟絲子一起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半個月,取酒飲服。
功效與主治:滋腎助陽,補腎固精,強骨抗衰。適用于陰虛陽虧,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泄精不持久,不舉,未老先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吃這些食物補腎
一、這樣搭配吃補腎給勁
材料:肉蓯蓉2-3片,海萃人參1g。
用法:二樣材料同入一杯中,用沸水泡6分鐘左右,燜泡為佳,飲其水。每天放一次材料,水盡可反復加水泡飲至無色無味后將參食用。
男人軟、不持久、腎虛可用此方法,使欲望增強,持久,床事質量大大提升、獲得充分滿足感。
二、幾道補腎菜譜
【秋葵臘腸小炒】
材料:秋葵,臘腸,紅椒,食用油,鹽,雞精
做法:秋葵刷洗干凈,切成小段或者厚片。臘腸和紅椒也切片.鍋燒熱后放油(油稍微少點,因為臘腸本身也會出油),油溫上來放入臘腸片煸炒至變色出.倒入秋葵和紅椒片,翻炒一兩分鐘后,放少量鹽和雞精即成
【小炒水魚】
主料:甲魚(又稱水魚)500克,尖紅辣椒50克。調料:色拉油1000克(約耗100克),鹽7克,味精2.5克,蔥段、姜米、蒜蓉各25克,料酒、香油、紅油各5克,高湯75克。
做法:甲魚宰殺洗凈,剁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尖紅辣椒切段。鍋燒油至六成熱,下甲魚炸至軟糯起虎皮皺撈出,瀝干油分。勺加底油,下姜、蒜、尖紅椒煸香,下甲魚同炒,烹料酒,下鹽、味精調味,烹入高湯中火燜6分鐘至甲魚進味,旺火收濃汁,淋紅油、香油,撒蔥段即成。
【杭式小炒皇】
材料:雞蛋、木耳、杭椒、大蒜、滑子菇、刀切饅頭。
做法:加入少許油,先炒雞蛋,再把木耳、杭椒、大蒜、滑子菇用大火爆炒;炒好后加些鹽、味精,再加入炒好的雞蛋翻炒片刻裝盆;把刀切饅頭用香油炸成金黃色裝到盆子的一邊,就OK了。
【小炒南瓜】
材料:南瓜,蒜子,鹽.
做法:南瓜去皮洗凈切1cm厚的片,蒜子用刀拍碎備用.鍋里倒入適量的油燒熱,放蒜子爆香,倒入南瓜,放適量的鹽翻炒.南瓜五分熟時倒入適量的水,中小火煮熟,關火起鍋.
【小炒黃牛肉】
材料:黃牛肉(最好選用牛里脊)300克、大蒜2瓣、醬油30克、淀粉約5克、小蘇打約3克、蠔油10克、鹽適量、雞精少量、油、青尖椒150克、紅尖椒150克
做法:挑去牛肉的筋膜,將黃牛肉切成薄薄的小片,要盡量薄些,如果覺得不好切,可以先將牛肉放入冰箱凍至剛硬,這樣便于切片。然后用淀粉、醬油15克、小蘇打和1湯匙油拌勻腌制15分鐘。青、紅尖椒切成馬耳狀,大蒜剝去皮切成細末。鍋燒熱,放入較炒菜多些的油(約50克),放入牛肉片炒變色,撈出瀝干油。鍋內放2湯匙油,待油溫熱后放入蒜末,再放入青紅椒圈炒香。最后將牛肉放入一起翻炒至勻,放入剩下的醬油和蠔油、雞精、適量鹽炒勻裝盤,這樣一盤美味的小炒黃牛肉即可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