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近日,《投資中不簡單的事》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邱國鷺、鄧曉峰、卓利偉、孫慶瑞、馮柳、王世宏6位價值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實踐價值投資的故事和經歷。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都是簡單的,但是實踐中的情形卻是千變萬化的,充滿各種噪音和干擾。簡單的是理念本身,不簡單的是如何在荊棘密布、陷阱重生的市場中執著地堅守、靈活地運用,這也是《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成書的初衷。
【書摘】
邱國鷺:簡單理念的不簡單堅守
我的上一本書《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收集的文章很多寫于2013 年之前,當時一些中小市值公司漫天講故事。回頭看4 年過去了,資本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那些當初被投資者追捧的、講述各種令人眼花繚亂“概念”的公司,大多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反而是一些當時不受市場待見、生意模式簡單、踏踏實實做事的企業,這幾年在市場的巨幅波動中股價屢創新高,這也再次印證了價值投資才是時間的朋友。
投資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有太多的不可知因素,無法預測也難以把握。所謂“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是指盡量讓投資回歸本源,去偽存真,買便宜的好公司,注意安全邊際,注意定價權,人棄我取,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找贏家,這些基本原則看似是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其實也是投資中最本質的東西。
投資理念和哲學都是簡單的,但是實踐中的情形卻是千變萬化的,充滿各種噪音和干擾。簡單的是理念本身,不簡單的是如何在荊棘叢生、陷阱密布的市場中執著地堅守、靈活地運用,這也是《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成書的初衷。這本書中的很多內容選自高毅資產基金經理內部交流的紀要和外部演講的實錄,包含很多實戰經歷,既體現了我們對投資的一些感悟,也體現了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資本市場中屏蔽噪音、努力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雖然有些只是零散的只言片語,但都是在市場中真刀真槍面對人性的恐懼與貪婪、面對市場的誘惑與陷阱等各種不確定性時的真實想法和應對,可以說是另類的“投資札記”。
“最”簡單的事與“不”簡單的事,一字之差,卻突顯了投資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巨大鴻溝。“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許多在A 股實踐價值投資的人的體會。在中國實踐價值投資的難處,不僅在于市場存在較大的波動,有時候還在于缺乏好的平臺支持。當市場進入概念橫飛、炒作盛行的時期,價值投資在這種環境下難免會面臨階段性的挫折和挑戰。我們組建高毅資產的初衷,正是希望給奉行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提供一個踐行自己投資理念的平臺。
中國有100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20 000 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很多機構經常迫于短期的業績壓力而改變對長期價值的堅守。我們看到,許多基金公司的投研支出只占公司收入中的很小比例,就像患者前往公立醫院看病花費了兩三百元,只有十幾元是醫生的出診收費,從長遠看,這種模式無法為客戶創造價值。高毅資產從一開始就設計了相對合理的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把業績提成的大部分分配給基金經理,通過跟投機制、獎金遞延機制、產品命名機制等來實現基金經理與客戶長期利益的一致。我們相信,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首先需要領先的機制,才能吸引優秀的團隊,進而實現出色的業績,最后才會帶來規模的增長。如果為了追求短期業績和資產規模,而忽視更為重要的長期機制建設和團隊建設,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和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過去三年,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視野也更加開闊,因為高毅資產這個平臺上的每一位投研人員在某一方面都是我的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公司以一種嚴苛但合理的模式組建,籌備階段,我們花費近兩年時間,面試了數以百計的投研候選人,最終挑選出一支小而精的初始團隊。時至今日,我們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招聘投研人員,核心是希望聚集一批真正相信價值投資且熱愛基本面研究的人才。
我們希望打造一種圖書館式的文化,在喧鬧的資本市場中擺放一張安靜的書桌,讓真正愿意做投資的人能夠深入細致地研究和思考,真正弄清行業和公司的本質。我們不貪多,始終強調戰略取舍,兼顧廣度的同時更看重深度,一開始就抱有“寧打一口井,不挖十個坑”的研究心態,精挑細選研究標的。盡管A 股和港股市場共有5 500 多只股票,但是進入我們視野的只有100 只左右,因為唯有比別人更聚焦,才有可能比市場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看得更深。做投資如同庖丁解牛,追求以無厚入有間,能夠以無厚入有間是因為順應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我們想找尋的,正是優質公司的成長路徑和行業的內在發展規律。資產管理行業的本質是“研究創造價值”,這一直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雖然A 股市場中價格與價值的偏離程度可能比國外更大,價格回歸價值所需的時間更長,但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中間過程可能經歷了較痛苦的煎熬,但是獲得的回報可能也更豐厚。我們始終相信,在A 股市場,價值投資是適用的。
(摘自《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