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相對應人們的健康意識也有所提高!大家意識到了體檢的重要性,血壓、血脂、血糖已是大部分人體檢的必備項目了,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率達到40.4%,相當于每五個人里面,就有2個是血脂異常的。
眾所周知,高血脂是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而控制血脂水平,對于大家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至關重要!
我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夏萌!
很多人抽血做完血脂檢查,看到化驗單上打著升高的箭頭,就想著“血脂高了,我不能吃肉了,做飯也不放油吧!”
不根據具體的哪項指標升高,而盲目進行“吃素”,這樣是否真的對我們的血脂有益呢?
分享一個我朋友的故事:我的朋友她體重100公斤,特別胖,整日大魚大肉地吃,很少吃主食,蔬菜吃得也很少。當時她在我們醫院檢查血脂,她的化驗單顯示血脂四項都正常。
當她開始減肥,肉類、雞蛋都吃得很少了。由于肉吃得少了,她就增加了主食,面包、餅干等食物攝入較多。
結果后來化驗中的血脂四項卻異常了,甘油三酯升高到了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也高于正常值,她很疑惑為什么不吃肉了血脂指標反而升高了。
為什么所謂的“低脂”飲食反而引起了血脂異常,血脂檢查化驗單中的各項指標到底又該怎么看呢?不同的指標升高,所代表的措施也一樣嗎?
今天我帶著大家全面解讀一下血脂化驗單四項指標,讓您面對化驗單不再不知所措!
一、血脂是人體中移動的脂類
血脂,很多人會把和身體上能摸到的“贅肉”劃等號。
其實不然,無論是人還是食物中,脂類主要包括脂肪(又稱甘油三酯,供能作用)和類脂(磷脂、膽固醇、類固醇等,生物膜構成成分)。
而人體中,脂類又有固定和移動兩種形式,我們平時能摸到的身體贅肉(皮下脂肪)就是固定的脂類,而血脂則是在血液中移動的脂類。
血脂:即血漿中脂類物質的總稱,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是人體基礎代謝所必需的物質。血脂和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流動。
無論是攝入的脂類還是內源性的,都需要經過血液轉運到全身,因而血脂含量能反映體內脂類代謝情況。
通常當我們吃了炸串等高脂肪食物后,血脂會大幅度上升,一般在3~6小時后即可逐漸趨于正常。
因而通常我們去醫院抽血進行血脂檢查時,通常是早上空腹去做,因為在飯后12-14小時后,才是真實的血脂水平,不受暫時的飲食攝入影響。
如果進食早餐,可能影響真實的血脂水平。
二、血脂常規四項指標升高分別代表什么?
一般血脂化驗單中的常規四項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因而臨床上把升高指標不同的高血脂可分為四類:
高甘油三酯血癥(甘油三酯含量超標,總膽固醇含量正常)、
高膽固醇血癥(總膽固醇含量增高,甘油三酯含量正常)、
混合型高脂血癥(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超標)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HDL-C降低)。
①甘油三酯(TG)主要參與人體能量代謝,為人體供能、產熱。正常范圍為0-1.7mmol/L,如果超過1.7mmol/L,可稱為甘油三酯升高。
甘油三酯的來源,主要是主食(碳水)、糖,而非肉類。抽血檢測的甘油三酯是肝臟合成的脂肪,肝臟可以把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糖類,如主食、水果、甜品,快速轉化為脂肪。
是否空腹,對TG值影響較大。一般餐后吃進去的脂肪,經過小腸黏膜的消化吸收,會變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會攜帶甘油三酯通過血液循環運往脂肪組織并儲存其中。
但是一頓飯形成的乳糜微粒在血液中大約移動3-4小時,空腹12小時之后抽血就不會檢測到乳糜微粒,因而TG值與前一晚的飲食關系不大,也不會受影響。
②總膽固醇TC: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的膽固醇之總和。
人體膽固醇約20%從飲食中攝入,其余為人體自身合成。食物中,一般動物內臟、蛋黃、肉等動物性食品膽固醇含量較高。
人體內膽固醇有相應的調節機制,受食物的即刻影響是比較小的。
正常參考范圍為0-5.2mmol/L,高膽固醇血癥一般是指TC>5.72mmol/L,且TG<1.7mmol/L。TC升高,對心血管健康危害最大,也是血脂升高的主要因素。
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DL能將血液中膽固醇等轉運至肝臟,促進膽固醇在肝臟中的分解代謝。
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對血管起到保護作用,因此被認為是“好膽固醇”。
HDL正常范圍為1.16-2.42mmol/L,如果<0.9mmol/L,則可被認為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蛋白質攝入缺少有關,HDL的水平還受遺傳因素影響。
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DL是由肝臟合成的,負責將肝臟中的膽固醇轉運到身體的各個組織細胞,送出的膽固醇不會被回收。
若我們外源性的膽固醇攝入不夠,內源性的LDL就會增加。
但是長期高脂肪飲食,會導致體內脂蛋白代謝紊亂,從而使得LDL也會升高。所以面對膽固醇食物,不可不攝入,又不可攝入過多!
LDL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正常范圍是0-3.4mmol/L,若大于4.1mmol/L,則認為過高。
三、血脂化驗單不同指標升高的區別措施
很多人檢出血脂異常,就開始對肉類等拒之千里之外,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脂類是對我們人體很重要的!
①TG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主要可能是碳水、甜品攝入過多,且過度攝入會增加內臟脂肪,形成腹型肥胖。
針對僅是TG升高的人群,建議膳食控制每日熱量攝入,控制碳水總量,用一些粗雜糧代替精細碳水,控糖以及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注意水果的攝入。
②TC升高
膽固醇含量較高,和我們攝入的動物性食品,尤其是動物內臟有關。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需要減少動物內臟的攝入,尚可吃一些精肉,正常吃果蔬,補充維生素等,油脂食物要遠離!
③HDL-C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主要和人體蛋白質攝入有關。該指標異常者,不要不吃肉不吃蛋,需要補充精肉、蛋奶類。
④LDL-C升高
主要和膽固醇升高人群一樣,進行飲食控制,多吃新鮮果蔬和補充優質蛋白,限制脂肪、膽固醇攝入比例,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本篇文章,主要通過給大家解析血脂檢查四項指標,告訴大家不同情況的血脂異常,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可因血脂升高,就對脂類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