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實際上這個問題我在另外一個基本一致的問題當中已經回答過了。然后專門再看了看其他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覺得實際上答案已經在其他人的回答當中也比較詳細完整的解答過了。那么我就只不過按照個人的理解思路,把這個問題再重新回答一遍好了。
首先問題問的是能不能。這個話該怎么說呢。假如說從絕對意義上,四兩和千斤的差距在兩萬倍還要多。從這方面就好比一個人用自己的力氣和一個汽車去較勁,當然不能。那么這個答案是否提問的人就滿意了嗎?實際上大家基本上都清楚這句話只不過是一個比喻而已,總的來說是力小打力大。或者說是用盡可能小的力來實現能夠戰勝盡可能比自己力大的對手。如果是這樣去理解這個問題的話,那么答案就是能。實際上中國傳統武術當中很多的拳術,都或多或少的以一下幾個前提來進行武術的創編,我總結一下就是假如我沒有對手力大,怎么辦?我沒有對手速度快,怎么辦?還有就是我的反應沒有對手敏結,怎么辦?這三點實際上是任何武術在實際應戰策略當中都不得不面對的基本問題。因為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敢保證這三個基本方面能夠做到沒有人比的過自己。要么某一兩點有不如對方的情況,要么最壞打算是都不如對方。那么就只能認輸嗎?顯然不是。因此武術技巧上面,就是在不斷努力彌補這些差距,甚至能夠反制對手的方法。武術也叫技擊,技的意義就是如此。既然武術能夠流傳到今天,那么必然的就是在解決這三個前提假設的問題上有所成就。也就是說可以做到,最起碼的,是第一個前提問題上怎么力小打力大,各種武術,都基本對此有自己特色的解決辦法。
那么說回到四兩撥千斤這句話,這句話是在王宗岳太極拳論里面的,因此這句話幾乎成為太極拳最具標志性的特色。但是太極拳論當中這句話只是引述比喻,實際上對它更加詳細的解釋是在《打手歌》當中。完整全文是
掤捋擠按須認真
上下相隨人難近
任他巨力來打我
牽動四兩撥千斤。
實際上這四句話才是怎么實現四兩撥千斤的完整解釋。我也就簡單解釋一下,這樣就比較容易大概了解傳說中四兩撥千斤怎么實現。
首先第一句是說太極拳的基本勁法要做到熟悉。熟是練的純熟,悉是用法悉知。總之就是練到可以實戰的程度。因為這四個勁是基本基礎,并且是專門用來應對對方的攻勢化解的。后面的采挒肘靠都是對手被棚捋擠按化解之后出了破綻,買一送一的附帶攻擊,所以是附勁。練好前面的后面的水到渠成。“打人不用學”的俗話就是這個。
第二句也是前提說明。但是重點突出的是身法步法。上下相隨指的是我們常說的內外三合,要想自身立足不敗,周身相合是必須做到的。做到了,就人難進。否則肯定就是人易勁。最簡單例子就是捋的時候,如果說捋是簡簡單單的拽胳膊,必然對方順勢一擠,那么就成了對方用四兩撥動了自己千斤。所以說周身六合也是前提。當然具體的描述沒必要再啰嗦,很多人已經詳細闡述了。
第三句好理解,只是要強調任他二字。所謂任他就是說無論對手怎么來,什么方向方式來進犯的意思,怎么能做到,實際上前兩句也已經做好前提了。但還要強調一點就是做到中定。中定又怎么能做到,拳法的口訣有逢力必掤,逢掤必纏,逢纏必轉,逢轉必沉,說的其實最終也是落到沉上面,沉其實也就是中定。沉就是發勁,發勁必然中定。詳細的也限于篇幅不再多說。
那么最后就到了四兩撥千斤了。但是前面重要的在于牽動。其實這個里面我之前的回答主要就是說這個牽動一詞這個詞說明這里太極拳的技擊就從被動化解變成了主動進攻的轉折。而實際上太極拳的最大涵義在于攻防同時一體,從一開始的接手開始,就已經在牽動對手。為何太極拳要說領勁在稍節,其實說的就是四兩撥千斤。領勁在自己稍節,牽動其實也是對手的稍節。只是這個稍節在搭手接觸的點上面。實際上那里接觸,那就就是稍節,那里就直接可以牽動。太極拳說最高境界叫周身無處不是拳,說的就是這個。稍節相對全身,如同整體對一點。其實所謂四兩撥千斤真正意義,正是用來比喻稍節和整體的作用關系。
說幾個常見的誤區。不過這里是個人見解,如果說的不對,歡迎指正。
1是無用論,就是說四兩撥千斤是吹牛。不可能。之前的解答和這里前面我已經說過了,這是誤區,不解釋。
2神話論。比如隔山打牛,還有夸張的凌空勁。凌空勁我也之前討論過,這是一種形容,而且并非某些大師出神入化的那種神功展現出來的那樣。沒有接觸或者接觸就好像通了電那樣夸張的。我絕不認為是真的。
3力量論。比如有說要有千斤力,才能四兩撥千斤。這話其實本義是有道理。但容易讓人歪曲誤解。容易最后還是陷入角力練習的誤區。實際上太極拳越練,身體上那種硬性的力量是會變小的,而且越大年紀,身體絕對的力量素質也同樣在削減。因此純粹力量的練習一直以來并不是太極拳的強調。那怎么才能所謂能抗千斤力呢,簡單辦法可以找個山崖瀑布,撐把傘在下面體會一下,太極拳最基礎的掤勁,就可以用這個方式去理解。
4 無力論。和力量論正好相反,認為用一點點力都是錯的,一定要好像趕蚊子那樣才叫太極拳。那也是錯的。所謂用意不用力是說不多不少剛剛好,比如伸手抓個雞蛋,基本上用多大力不用想,不用刻意。因為不想不刻意,所以叫不用力。并不是說用舉重得力去舉雞蛋,那就是傻子。反之一個雞蛋的力都不出想拿起來,這也是呆子。
5太極拳獨有論。前面也提到了。四兩撥千斤雖然是太極拳經提到的,但并不代表只有太極拳能做到。實際上我個人接觸過的拳法,八極,詠春,形意。或多或少都應用這個理論。八極的大纏,詠春的攤膀伏,形意更不必說,五形拳對應的勁法幾乎和太極拳是異曲同工。因此這并不是太極拳的專利。
以上算是我個人對四兩撥千斤的再次詮釋,如果還有一樣詳盡探討的。歡迎聯系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