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長壽 2010-05-13 06:44:18 閱讀5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實用中醫保健方法:手法自療養生大全(十)
中醫養生 2010-03-05 18:16:18 閱讀133 評論3 字號:大中小
松 肩
昔日言“五十肩”,現在“三十肩”、“二十肩”的大有人在。其實肩關節若能松開的話,就可以使身體靈活,并增強手部的力量。反之,肩若不能松,筋肌會很僵硬,整個人都會變得笨拙。
一、什么是松肩
松肩就是活動肩部,屬于傳統按摩手法的一種。
古人們早就發現,通過活動肩部可達到舒筋活血、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在都市寫字樓工作的白領族,因長期伏案工作,經常會肩酸背痛,肩頸椎病已經成了一種城市通病。
肩關節是全身最靈活并且是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有多組肌肉附著于肩部周圍,各種原因所致的肌肉損傷、腱鞘發炎和粘連常引起肩部功能障礙,如上臂抬舉困難、疼痛等。
做肩部的保健按摩,可行氣活血、舒理筋骨、祛風散寒、松解粘連、解痙止痛、促進上肢血液循環,改善肌肉、韌帶的血液供應,增強肌肉活力,使肩部活動靈活。
遇到肩頸不適,很多人會自己揉揉脖子,捏捏四肢,以緩解疲勞不適。其實,人們這種不經意的揉捏,就是中醫中常見的“拿”的手法。 如果自己再掌握了正確的手法,緩解肌肉疲勞就更會事半功倍。
◎拿法
用拇指與其他手指相對用力,貼于肌膚上,有節奏地提捏肩頸部肌膚即可。 根據與拇指配合的手指的數量而言,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等分法。
拿法具有疏通經絡、鎮靜止痛、開竅提神等作用。 常作用于脖子、肩膀、四肢等部位。
肩、肘、腕這三個部位有密切的連帶關系。肩關節若能松開的話,就可以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手上去。反之,肩不能松,則必僵硬,便影響了手的靈敏性。這就是所謂的松肩作用。
手要想自由活動,主要在于兩肩必須松開,不使絲毫之力。擺脫了肩病
煩惱,不論你想怎么動你的手臂都能夠到達,正所謂得心應手。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肩凝等病癥出現之年齡明顯提早,昔日言“五十肩”,現在“三十肩”、“二十肩”的,大有人在。
我們做松肩運動時,拉伸、舒活這些肌肉,可使肩胛穴、膏肓穴的酸痛
消除。同時,還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頸部肌肉韌帶的供血狀況,使肌肉韌
帶變得強壯,并能使骨密度增加,預防骨質疏松,從而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二、哪些人適合松肩
肩部的疾患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由于肩關節囊與周圍軟組織發生慢性退行性病變而引起的一種無菌性炎癥,其顯著特點就是幾乎均伴有疼痛。
一般人,平日肩胛周圍的肌肉,都在緊張狀態,常常不自覺地就聳肩、緊繃。很少有人能有意識地去放松。久之,肌肉就緊縮、變硬,也壓迫血管,血流不通,肌肉代謝的廢物,因“交通阻塞”而送不走,堆積在局部,就出現肩膀酸痛等癥狀。
松肩可拉開肩胛附近緊繃的肌肉、韌帶,使肩關節靈活,解除肩硬、酸痛等癥狀。具體可以針對以下肩部病況。
1.肩周炎,又稱凍結肩、漏肩風。因其易發于50歲左右的人群中,特別是50歲左右的婦女,故又被稱為“五十肩”。有的發病可能與受寒或外傷有關,一般是由于肩關節周圍的滑液囊、韌帶、肌肉、肌腱或神經的病變所引起的。
患者肩部酸疼,部位可能在肩前、肩外或肩后,但關節活動尚數正常。以后發生關節活動逐漸受限,疼痛嚴重時,可影響翻身和睡眠;胳膊上抬,穿脫衣服,手摸背部都很困難,甚至影響梳頭、洗臉。如不積極治療,形成肩關節活動障礙,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進一步降低生活質量。
2.頸肩軟組織慢性勞損、頸椎小關節錯位;急性扭傷沒得到及時處理,工作學習姿勢不合適或長期伏案工作引起頸部肌肉疲勞,終致勞損,軟組織無菌性炎癥反應。
這種勞損的結果可因在短期及時糾正上述病因而獲得痊愈。否則,長期下去會發展至骨與關節的損傷及退行性變。
平常居住處潮濕、中風冒雨、睡臥露肩、久坐辦公室往往會造成肩周炎,痛苦不堪。堅持松肩練習,能有效緩解肩陣痛、怕冷、不敢吹風,肩關節不能外展、上舉、內外旋等癥狀。
3.頸椎病:由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周圍的神經,血管等組織而引起相應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分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型。
主要表現為:頸肩臂背疼痛,一側或雙側手麻、放射痛、頭暈、頭痛、失眠、心慌、胸悶、肢體無力、行走不便、兩便異常等。
4.肩頸部軟組織急性勞損、急性肩頸扭傷。
如睡眠時頭頸部位置異常導致的落枕。因為肩頸部肌肉被持續牽拉,會出現急性肩頸痛。上肢骨折,較長時期的石膏固定,缺乏上肢功能鍛煉的人,亦可繼發肩周炎。
◎ 落枕怎么辦?
經常見有人一覺起來,歪著脖子,痛苦萬分,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落枕。如果“落枕”了怎么辦?最簡便的方法是:假如右側頸脖子僵直,就伸出左手,半握拳,拳心向下,用左手大拇指去推頂右拳的食指與中指、中指與無名指(即第四指)之間指縫凹陷處的指根骨。如左側頸脖子僵直,則相反。一推一頂為一次, 只要十幾次,頸脖子的僵直狀況就會得到緩解。
閱讀(133)| 評論(3)| 引用(6)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