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茲·帕斯卡爾,是法國十七世紀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從小隨同是數學家的父親學習,年少即有多項發現論證,負有天才之名,父親去世后,帕斯卡爾轉向宗教研究,自32歲起隱居在修道院里,撰寫思辨散文,后取名《思想錄》。
《思想錄》現今普及版本共有十四編,前七編是關于人性,哲學的論點,較為通俗,對笛卡爾、蒙田、斯多葛派的哲學多有思考反駁,后半部分是對于神學、宗教的思考,內容深奧古義,沒有一定的宗教信仰理解不了。
1、一個人越有思想,發現有個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
2、當我們想要有效地糾正別人并指出他犯了錯誤時,我們必須要考慮他是從哪個方面來觀察事物的,因為在他那一邊,事情通常是真實的。
3、人們一般更容易被自己發現的道理說服,而不太容易被別人腦袋中想出來的道理說服。
4、文字的不同排列形成不同的意義,意義的不同排列產生不同的效果。
5、雄辯是一幅思想的繪畫;因而那些畫完之后再舔筆的人,就是在寫意而不是在寫真了。
6、人必須認識自己:如果這一條無助于發現真實,它至少有助于規范一個人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比這更正確的了。
7、我們不但不接受這些純粹事物的概念,反而按照我們自己的品質給它們染上顏色;并且以我們復合的自身給我們思索的所有簡單事物打上烙印。
8、一個跛腳的人不會使我們惱火,但一個跛腳的精神卻會使我們惱火,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跛腳的人承認我們走路挺直,而跛腳的精神卻說跛腳的是我們;不然的話,我們就會憐憫而不是憤怒了。
9、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只不過是建立在這種互相欺騙的基礎之上,假如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朋友在背后說了些什么,那就沒有什么友誼能維持下去了,哪怕當時說話誠懇而且不帶感情。
10、主要的才能支配著其余的一切才能。
11、繪畫是多么虛幻的東西啊!它因為形似而博得稱贊,但被描摹的事物本身卻得不到人們的贊賞。
12、一個人無論怎樣憂傷,只要我們能設法把他帶入某種消遣之中,他頓時就幸福了。
13、我們不滿足于我們自身和我們自己生存中的那個生命:我們希望過一種別人心目中的想象的生活,我們為此竭力表現自己。我們不斷地努力美化并保持我們這種想象中的生存,而忽視真正的生存。
14、苦難——唯一能夠減輕我們苦難的東西就是消遣,然而它也是我們最大的苦難。因為主要是它阻礙我們思考自己,在悄悄地毀滅我們。
15、我們從來都不依靠現在。我們將未來提前,似乎它來得太慢,好像要加快它的進程似的;否則我們就回憶過去,好像要阻攔它別走得太快:我們是那么輕率,竟然在不屬于我們的那些時代里游蕩,而不去思考唯一屬于我們的時代。
16、今生的美好僅在于對來世的期望,我們的幸福只取決于我們接近幸福的距離,而且正如那些完全把握永生的人沒有悲痛那樣,那些絲毫不懂永生的人也絕不會有幸福。
17、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我們必須通過思想,而不是通過無法填滿的空間和時間來提升自己。
18、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平等是必要的,這點是真的;但是承認這一點,就不僅為最嚴厲的統治,而且最殘暴的專制打開了大門。
19、矛盾——驕傲可以抵消所有的不幸。人類要么掩蓋自己的不幸;要么以認識不幸為榮,假如他遇上了不幸。
20、憐憫不幸者與貪欲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我們很高興做出這種友愛的表示,獲得仁善的名聲,而沒有任何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