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重慶新橋醫院,一個14歲的接受了開顱手術。手術室外,一位父親焦急地等待著。
十幾個小時后,手術結束,醫生拿著一樣東西遞給孩子的父親王成(化名),王成看了一眼,心里犯嘀咕:“給我一個貝殼干什么?”
醫生的回答卻令他目瞪口呆:“這就是從你兒子的腦袋里取出來的。”
王成怎么也想不通,這樣一個東西是怎么跑到兒子的腦袋里去的。
可是等搞明白原因,王成心里大呼后悔。
1 幸福家庭的無妄之災
在那14年前,王成和妻子正在江蘇打工。兩人每天起早貪黑,省吃儉用,日子過得很辛苦,可好在苦中有甜,因為他們生下了兒子王超(化名)。
王超聰穎可愛,不管教他什么都是一學就會,一歲多就已經能背幾十首唐詩,當父母的自然喜愛得很。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討喜的孩子,后來卻成了一家人痛苦的根源。
在父母的疼愛下,王超從兩歲開始竟然越長越笨,不僅把之前能背下來的唐詩忘得一干二凈,甚至連說話都開始結結巴巴。
后來,他更是發展到四肢無力,半邊身子幾乎動彈不得。到了4歲,其他孩子早就能跑能跳,王超卻連站穩都困難。
為了讓他鍛煉走路,奶奶在他的腰上拴上繩子,每天牽著走。就這樣過了好幾年,王超才勉強學會了走路。
父母高興壞了,趕緊給孩子報名上學。誰料,之后的事情卻愈加怪異。
那天,王成正在打電話,突然聽到幾聲小狗叫。家里分明沒有養狗,難道是別家的狗跑了進來?
王成扭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聲音居然是從兒子王超口中發出來的。
王超又叫又笑,還一邊跑著,但是因為腿腳不利索,他的腳拖在地上嘩嘩作響。
這一陣雜亂的聲音聽得王成是心驚膽戰,還以為兒子是被狗過,狂犬病發作了。
他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可醫生經過一番查驗,發現并不是狂犬病,卻比狂犬病更糟糕。
王超每次發作都是先伴著狗叫聲憨笑一陣,然后雙手緊緊蜷成小拳頭慢慢下蹲,接著躺在地上手腳并用亂作一團,好像在跟人打架一般。
起初他只是偶爾發作,后來越來越頻繁,一天就能發作七八次。學校擔心出現意外,就勸說王成給兒子辦了退學。
2 人生苦難抵不過舐犢情深
為了治好兒子的病,王成跑了不少大醫院,花光了積蓄,還簽了一身債,卻始終找不到病因,兒子更是絲毫不見好轉。
有不少人曾勸說王成:“還是別治了,看樣子就算治好了也是個傻子。”
但王成哪里狠得下心,那終究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他就這樣堅持著,兒子的情況卻越來越糟糕。絕望中的他,甚至想過干脆吃一包老鼠藥結束這份痛苦。可看著可憐的兒子,他還是忍不住心軟。
有一次,王成到了晚上八點半還沒回家,王超就打著手電出門找爸爸。還沒走幾步,父子倆就碰了面。
王成:“你過來干什么?”
王超可憐巴巴地回答:“我這么久沒看見你了,很想你。”
一聽這話,王成鼻子突然酸酸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再也沒了輕生的念頭,并下定決心,一定盡全力救治兒子。
王成繼續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后來有醫生看到王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樣子,猜測很可能是癲癇,既然之前吃過那么多藥都沒用,建議還是做手術,不然可能性命不保。
于是,王成帶著兒子來到了新橋醫院。
3 異物取出驚呆眾人
核磁共振結果顯示,王超的頭部有一塊形似蝴蝶的異常陰影。起初,醫生以為這是大腦萎縮,于是決定做開顱手術。
顱骨打開后,主刀醫生看到里面的東西,驚得瞳孔瞬間放大,手都停在了半空中。
一般來講,人腦袋里的東西都是軟的,可王超腦袋里的這個異物卻十分堅硬,并且有巴掌大小,直徑將近10公分。
醫生不得不臨時改變方案把創口擴大,才將異物成功取出。
這下大家能看得更加真切,也更加驚詫。
這是一塊看似骨頭的東西,內側面因為靠著腦組織,上面有一層膜,膜里包有腔,一擠還會出水。
去掉水后剩下的骨頭,看起來就是個大貝殼,只不過外側布滿花紋,邊緣還有一些齒角狀,而內側十分光滑,薄膜下密布著血紅色花紋。
王成看到也嚇了一跳,他沒想到兒子的腦袋里竟然有個這么大的東西。別說是他了,就連身經百戰的醫生都沒見過這樣的事情。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要搞清楚這貝殼是怎么來的,才好針對性治療。
4 真相即將大白
于是,這片貝殼的資料被送到中科院青島海洋研究所。貝類專家張福綏一看照片,也覺得是貝殼,可當他聽說這是從人的腦子里取出來的,也是一臉驚詫。
巧的是,助理在研究室里找到了一片名叫鞍海月的貝殼,它的外形和花紋等特征都和照片上的異物十分相似。
可鞍海月一般出現在海里,都是生活在十米深的泥沙下,怎么會長在人的腦子里?
經過仔細對比,張福綏還是堅定地推翻了“貝殼說”,因為這個異物上面并沒有貝殼該有的生長紋等生物特征。
那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呢?
這時有人突然想到,一年前在成都有個類似的案例。
當時有位病人得了膽脂瘤,開顱后醫生從他的腦袋里取出了一顆十分圓潤的珍珠。化驗結果表明,這并不是珍珠,而是角化組織和膽脂瘤包裹在一起,從而形成的病變組織。
因為此前沒有類似病例,這顆腫瘤就被命名為珍珠瘤。
難不成王超腦袋里的是貝殼瘤?
醫院對“貝殼”做了病理檢驗,可結果出來后更令人疑惑。它的確不是貝殼,但也并非腫瘤,更不是寄生物。
排除其他一切可能后,醫生心里只剩下一種可能性:腦組織病變。
如果人的血管存在畸形,或者局灶性出血,就可能會導致大片膠質細胞增生,造成組織病變。
而要造成這種現象,一般只有在腦補受過嚴重外傷,且沒有治好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王成一聽這話,心臟驟停半拍,13年前的一場往事閃現在腦海。
5 一件不起眼的意外引發的終身悔恨
那時,一歲多的兒子王超正是活潑好動,又不知輕重的年齡。
一天,王超正在床上蹦來跳去。兩口子原本都坐在床上,突然兩人先后起身,小王超本想拉住爸媽,結果撲個空,一下子栽到床下。
王成夫婦趕緊抱起兒子檢查全身,并沒有看到任何出血或起包的情況,而且家里的床并不高,想來不會摔地太重,就沒放在心上。
誰料20分鐘后,兒子突然口如白沫渾身抽搐,王成趕緊把人送去醫院檢查。
醫生告訴他:“腦血管有淤血,不過孩子還太小,可以通過吃藥來緩解。”
果然,按照醫生的囑咐吃藥后,兒子沒再發病。所以王成一直以為兒子的情況已經治好了,后來這些年他就一直沒往這件事上想。
沒想到,當初的治療并沒有除根,淤血在小王超的腦中越積越多。人體的自然保護系統在顱骨附近形成增生,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片“貝殼”。而這,正是王超這些年來行為異常的元兇。
雖然異物已經取出,但因為在腦中的時間太長,王超已經不可能恢復正常。
得知這一切的王成悔恨不已,他沒想到一次不起眼的意外,竟毀了孩子一生,也毀了這個家。
如果當初能夠再重視一些,或許兒子就能和其他同齡孩子一般聰敏好學,有個光明的未來。
可是現在,王成只能擔憂兒子今后要如何生活。但事已至此,王成已經別無他求,只希望兒子今后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