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余足光景,趙李舊經過。
上林柳腰細,新豐酒徑多。
小船行釣鯉,新盤待摘荷。
蘭皋徒稅駕,何處有凌波。
(作者:北周·庾信)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庾信的家族“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他自幼聰敏異常,經常隨父親庾肩吾出入于梁簡文帝蕭綱的宮廷,后又與徐陵一起任蕭綱的東宮學士,成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他們的文學風格,被稱為“徐庾體”。梁被西魏所滅后,被迫留在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后,又任驟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因此后人又稱他為“庾開府”。有《庾子山集》。
點評:
梁為西魏滅亡后,北朝因傾慕南方文學文士,強留庾信在北方。無論是北方的西魏還是后來的北周,朝廷對庾信都非常青睞,當時部分南方文士得到北周朝廷允許可以回歸故里,但是庾信和王褒兩位卻被排除在外。長期生活在北方,庾信逐漸融合了南北文風的特點,形成新的風格。這篇作品就是作者后期在長安昆明池參加晚宴后的一首和詩。前兩句點名昆明池的歷史,昆明池曾經是帝京附近的皇家湖沼,接著寫到了長安城附近的上林苑和新豐縣,這些都是長安城中游樂之處。最后,作者借用曹植的《洛神賦》表達了自己在如此美景中的期盼,希望能夠看到一位凌波仙子踏浪而來。作品把眼前景象與虛幻浪漫的想象結合在一起,具有獨特的審美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