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社會【悟道】
人類無時無刻不在為實現理想社會而進行著努力,無數的仁人志士都構想了理想社會的模型,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八十章中也為人類構想了一個理想國家的形象,他是這樣說的: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只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老子是站在得道的高層為我們設想了這么一個小國家,人口很少。但民風極其的質樸、淳厚到一種極盡原始人類的狀態,用現代人的觀念是理解不了的。然而,站在天道的角度、站在修煉者的角度看問題就完全不一樣了。盡管人口少,但能把人的思想境界、修為都維系在一個無欲無求,隨遇而安的狀態,試想:如果不是以天道治國,以德治國,如果君王不是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如何能維系的了。
老子對其設想的國家描述成這樣:現代人所認為的一切生活享受的現代化工具、器皿都不用;人人皆重生死而不隨意遷徙;雖有車船棄之不用;雖有甲兵無之以用;老百姓都盡似于結繩記事的原始狀態??伤麄兊木駹顟B卻認為他們的飲食甘甜;服飾美麗;居所安定;習俗歡樂。鄰國雖近在咫尺,雞犬之聲相聞,但民至死不相往來。在這里切不能把老子的小國寡民理想成復古倒退,何以如此呢?那皆是他們的修為所致,他們不愿看到俗世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之爭,不愿看到俗世的業力滾滾,更不愿看到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人不人、鬼不鬼的骯臟世事。而樂于他們自己的安靜、祥和、體味天道的樂趣。其人融融,其事融融,其樂融融,豈不快哉!
其實在當今世界上,小國不丹的形象就堪稱為一種美好的理想社會造型,下面摘錄一篇介紹不丹的文章,可以讓我們好好體味一下“小國寡民”不愧為人類的理想家園。
不丹,在短短幾年間,這個喜馬拉雅山脈的神秘小國,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即便真正的“香格里拉”現身,也不過如此,從《紐約時報》、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到日本NHK,一年內超過兩百篇的報導。他們熱切的討論著同一個詞語——國家快樂指數。這個指數的頂峰,就是不丹。
不丹整個國家的總人口不超過70萬,它位于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與印度之間,全國只有一個機場,兩架商業飛機,游客只能從該國西部去往東部,還要經過四天的漫長山路行程,這才能到不丹的首都廷布。廷布都僅10萬人口,真地走起來,就是個古樸小鎮。整個城市里只有一條主街,但是干凈、整潔,大街中心設有一個交通崗,在繁忙時段有警察在此指揮交通——不丹國家其余各處是沒有紅綠燈的。街道上狗的數目遠遠多過車輛,城里總共只有兩個加油站——不丹人步行或憑借牦牛在山區小路上已穿梭行走了上千年。這里沒有超級豪宅,也看不到滿身瘡痍的貧民窟,房子極少會超過四層。一不小心就走出城,看見偏僻的鄉間,農夫用手機興味盎然地聊天。他們告訴我們,曾經有一對無法生育的美國夫婦來到這里,想收容孤兒,等了大半年卻無法如愿,因為這里沒有孤兒。
不丹的國名“Druk”譯為龍,他們相信自己是龍的子民,國旗紅白兩色中是一條龍的圖像。兩千年前,部分移民西移至此,衍生出了二十多種方言的不同支系,而不丹的教育從一開始就使用宗喀與英語的雙語制。不丹是個出
三十五年前,老國王英年病逝。正在牛津求學的他十七歲返國繼位,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王。那次加冕典禮,不丹首次開放國際媒體進入,相關報導多以“童話王國里的英俊國王”描述他。由于多年在外的生活,國王吉莫目睹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一路經歷戰爭、污染、高失業與犯罪,人民所得增加了,卻不快樂。他帶著十七歲特有的執拗和理想,以及一肚子對經濟發展了人就會快樂的質疑回到不丹。后來他做出了一個決定,用兩年的時間步行全國,探訪民情。
一九七四年,吉莫回到皇宮,那正是他執政的第三年。他做出了一個令全國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決定——用國家快樂力取代國內生產力。這是全球第一個提出“快樂立國”觀念的執政者。
不丹人創立了一個錯綜復雜的幸福模型,由4個柱子、9個區域及72個幸福指示器組成。幸福社會的4個柱子是:經濟、文化、環境及良好的管理狀態。9個區域是:心理幸福、生態、衛生、教育、文化、生活標準、時間使用、社區活力及良好的管理狀態,每個方面都有各自相應的指數標準。所有這些都將用72個指示器進行衡量,比如,在心里幸福方面,指示器包括祈禱的頻率、冥思、自私自利、嫉妒、鎮靜、同情、大方、挫折及自殺念頭。測量員甚至還將一天的時間進行統計,比如一個人一天花多少時間陪家人,花多少時間工作等。
但是,一個窮國有什么條件談幸福?從那天開始,原本一貧如洗的不丹開始緩慢而執著地變化。道路、橋梁、學校和醫院等現代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4個大型水電站保證電力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向印度出口,成為不丹最大的收入來源。最難得的是:不丹取消了軍隊,不買武器人民卻享有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即便是在眾多官員的勸阻下,國王還開放了電視和互聯網市場。不丹可以看到33個外國臺,從電視上可以看到美國大片、中國功夫片、印度電影以及日本NHK,電視已經成為不丹人日常生活的主要消遣。
吉莫國王是個很有趣的人,中國人會覺得他身上有老子的風范。沒事的時候他會坐在皇宮露臺上,穿著土制棉麻長袍,打著赤腳,手搭涼棚看他的子民種田。就在前不久,他遞交了一份辭職申請,將自己的王位傳給其兒子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在確定繼承人的同時也制訂了新憲法,組建了民選政府?,F在的國王在不丹已沒實權,盡管國王仍是不丹的最高元首,但議會擁有對國王進行彈劾的權力,只要投票超過三分之二,國王就必須下臺。
吉莫的偉大之處,不僅僅是將民主還給人民,還有他對于經濟與環保的理念,實在比地球上許多發達國家更先進許多。他為了恢復森林面積,特別推動修正法案,甚至把它加入憲法當中。為了保持生態,不丹不惜放棄開采山中的珍貴礦石,甚至連在山中溪里釣魚都是非法的,為的是保存稀有的喜馬拉雅山系魚種。不丹人愛惜山、不砍伐樹木,甚至連水力發電廠的興建都為此而遁入地下。當世界各地積極發展旅游業以賺取外匯時,當全世界游客對這里充滿向往時,不丹卻選擇對游客的進出人次與停留時間實行嚴格的限制。最初,每年僅有6000人有幸進入不丹,最近幾年稍稍增加了人數,但也不過萬人,且主要針對高端市場。這個國家每年只有6000個游客去,好處是當地人差不多會把你當親戚般款待。
和很多國家的短視行為不同,為了保護自然生態,不丹政府選擇保護而不是開發。不丹中部有非常漂亮的梯田,一到初冬,瀕臨絕種的黑頸鶴會從西伯利亞來此地避寒,這種鳥類生性極其敏感,很容易受驚嚇。為了保護它們,不丹禁止電線拉入這片凈土,也因為這樣,當地農民使用的是政府提供的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僅有八間房的高級旅館Amankora隱身其間,除了自備發電系統,旅館產生的廢水,也必須經環保處理后,才能排放入自然界。
實際上,不丹境內多是山地,梯田垂直落差極大,并不適合農業生產,要堅持環保理念相當不易。農民們也是急中生智——在梯田上,常有冬、夏兩季的不同住所,依氣候移居,夏種稻、麥,冬種馬鈴薯。他們也從不人工施肥、灑藥,因為這會對土壤和食物造成損害。稻米、蔬菜或香草,全部是有機栽植,牛糞是天然肥料。
每日下午三四點,大街上就可以看見下班的男人,成群結隊帶著弓箭去箭場射箭。在不丹,上至國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個個都是射箭高手,一些不丹高級官員上班時甚至還隨身佩帶長劍。幾年前一個當地居民的妻子聽見他們家的狗叫個不停,便出門看個究竟,她驚詫地發現后院里竟然立著一只黑豹。由此可見,在不丹隨身帶著防身武器大有必要。這里的男人喜歡穿著裙裝,長度及膝,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東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里面的東西就不會掉出來。所以男子的服裝上既沒有扣子,也沒有兜,只靠一根寬腰帶束緊衣服,成年人將身上帶的“零碎”都堆在懷里。學生上學也不用背書包,所有文具和書本都揣在懷里,衣服鼓鼓囊囊。反正在衣服上、住宅上你是絕對無法區分出不丹的階級的,因為大家的衣服都一樣,國王皇宮甚至比許多民宅小。這樣的話想要炫富自然也就是癡心妄想。由于長期受佛教教義的熏陶,不丹人寬厚待人、與世無爭的思想早已滲入當地人的生活中。唯一令我們遺憾的其實要算是不丹的飲食。除了辣椒煮起司就是辣椒煮蔬菜,桌上肉類十分稀有。但是這絲毫也不會引起當地人的抱怨。一個導游告訴我們,每次他在國外受到不公,都特別掛念零污染零罪案的家鄉。95%出國留學的不丹人最終都回流祖國,外面的世界對于不丹人而言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我想:任何人看到這篇文章都會對不丹心往神馳。那里就像老子描繪的一樣政通人和,弊絕風清,民俗淳樸,百姓安居樂業。人民都滿意自己的飲食,美愛自己的服裝,安適自己的往所,歡喜自己的風俗。鄰國近在咫尺,雞犬之聲彼此都可聽聞,人民卻自得其樂而不慕其他,以至活到老死也無往來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