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責任椎間盤” 一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出現2節以上椎間盤退變(突出、脫出等)或椎體形態的改變,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事情,概率達到80%-90%。從臨床上講,很多患者腰突癥(腰腿痛)的根源是退變的椎間盤,但不是所有退變的椎間盤都能引起腰突癥,真正由退變椎間盤影響到周圍組織導致腰突癥的不到5%(也就是100個退變的椎間盤,只有不到5個的退變椎間盤會引起腰突癥),而引起腰突癥的這不到5%的退變的椎間盤就是腰突癥的責任椎間盤。所以椎間盤退變和腰突癥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腰突癥真正的“因”是責任椎間盤。
下面是柳健院長早前講的“公交車上一對男女的故事讓您懂得椎間盤突出癥也風情萬種”的課程內容,能讓你更形象、生動的了解為什么椎間盤突出癥會有700多種以及這么細分的重要性!
------------------------------------------------
公交車上一對男女的故事讓您懂得椎間盤突出癥也風情萬種
在空間狹小的公交車上人和人之間非常擁擠,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身體發生了接觸。如果單從一個男一個女身體發生接觸來看,這就是流氓。不認識的男和女身體接觸就是流氓。如果以所謂證據思維,就是這么簡單。但是,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首先,要看公共汽車里面擠不擠,當車很擠的時候挨著是流氓嗎?不是。當車廂里空著的時候挨著,是流氓嗎?是。第二個,你和這個女的接觸,是怎么接觸的。是肩和肩的接觸,還是背靠背的接觸,還是臉對臉的接觸。要不要思考一下?男和女接觸是可以的,但是有些部位是不能接觸的。接觸力量一樣大,要分部位。接觸力量一樣大,嘴唇和嘴唇的接觸你敢嗎?你敢接觸她的胸嗎?所以表面上是一個男的和女的接觸,但是實際上有這么多細分的問題。第一,這個女的很坦然;第二,這個女的會躲避;第三,這個女的會瞪你;第四,這個女的會罵你;第五,這個女的會報警。這都是接觸造成的(可能結果)。而我們過去不是這樣,憑一份報告,男女接觸在一起,耍流氓,揍他。王廷臣老師的那個病例非常簡單,報告一看,因為男的和女的挨著了,所以揍他,拿刀揍他。王廷臣老師一看,胡扯,揍什么,車廂里面這么擁擠,人家又是背靠背,女的沒吭聲,你著什么急?那女的為什么臉上不高興?也許是與男朋友剛吵過架,正在生氣。與身邊挨著她的這個男人沒有半點關系。我舉的這個例子很形象。
我就用這么個例子,公共汽車里男的和女的關系來理解椎間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首先第一個,空曠程度,要不要看?那就是椎管的寬大程度。三室一廳里放兩人,和一室一廳里放兩人不是一個概念。當這個屋里進來第三者的時候,這個屋里的秩序是發生變化的。
第二個,這個椎間盤進來之后,和神經根是什么關系。是若即若離的關系,車一晃就離開了,一動就走了,這種我們叫逃逸性。
第三個,還要看挨著哪了。是挨著頭了?挨著背了?挨著胸了?挨著臉了?……女的假如是神經纖維的話,她(根據挨著的部位不同)發出的各種反應那就是癥狀。
所以,以這個例子來看,我們處理男女之間因為碰撞而發生矛盾的時候,有的時候可以和解,勸架,那就是各種非手術治療;有的時候就需要報警,那就是手術。所以,我們一味的要勸架,或者是一味的要報警都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從業者首先要知道,這個故事發生的情況,是不是需要把癥狀,體征,影像都要了解清楚。先問問,你倆是對戀人嗎?是戀人,那就趕快走。這是問診。你倆認識嗎?不認識。從哪上的車?。克趺窗ぶ惆??是車晃挨著你啊還是他故意挨著你???他先挨你哪,后挨你哪?邊上有證人嗎?看到了嗎?這些都是問診。你光看到男女挨在一起就下結論,對不起,你是錯的。是這個意思吧。所以有時候我們不注重問診,上來就動手治療,是不對的。問診問得不細了不行。問診里面有黃金。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影像學里有相當多的學問。該勸架的勸架,該判刑的判刑。那這個時候,醫生就真正是個醫生,就不是個從業者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要精確地判斷(突出椎間盤的)大小、方向、性質、范圍、密度和相鄰組織的關系,才能做到精確診斷,找到病源——責任椎間盤。
下面這個案例就是精準診斷,尋找責任椎間盤的典型病例:
張某,男,58歲,自由職業。
右側腰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2月余,進行性加重1周。
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腰骶部疼痛,呈持續性劇烈放射疼痛,疼痛放射至右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伴右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至50米,發病以來夜間因疼痛無法睡眠。
六年前曾因L4/L5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無效行L4/L5后路椎間盤鏡治療痊愈。此次發病后于2014年11月18日再行腰椎CT檢查,影像診斷為L4/L5腰椎間盤突出癥(右側旁型),外院建議手術,理由是L5/S1椎間盤突出伴有椎體后緣鈣化。病人懼怕手術,經介紹輾轉來到我院請求治療。
病人發病后曾接受多種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入院前自述近一周右下肢麻木癥狀加重,腳尖有發麻感。
神志清、痛苦面容、坐輪椅推入診室,自動臥位,腰椎棘突右側畸形,腰3至骶1棘突右側壓痛(+),腰5棘突叩擊痛(+)、放射痛(+),右側直腿抬高試驗30度(+),右側足背外側感覺減退,腓腸肌擠壓試驗(+),左下肢及其他檢查均未見異常。
脊柱側彎明顯;L2/L3椎體后緣鈣化;L4/L5椎體后緣右側可見約4mm的軟組織影,呈乳頭樣向椎管內移位,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晰,界限不清楚;右側L5神經根側隱窩內崁壓明顯;L5/S1椎體左側后緣可見鈣化影,左側S1神經移位,但是沒有明顯水腫及淹沒表現。
該病例在椎間盤突出精細化分型標準診斷是:L4/L5椎間盤右側旁型脫出(不是突出)、硬膜外型崁壓型壓迫型、椎間盤源性右側側隱窩狹窄。(L2/L3椎體后緣鈣化;L5/S1椎體左側后緣鈣化,左側S1神經移位,但是沒有明顯水腫及淹沒表現,只是形態異常,不具有臨床意義。)
雞尾酒療法:微創+康復+訓練
具體治療步驟:
1 、微創介入治療:L4/L5椎間孔鏡術,解除L5神經根壓迫;(L2/L3椎體后緣鈣化;L5/S1椎體左側后緣鈣化,左側S1神經移位,但是沒有明顯水腫及淹沒表現,只是形態異常,跟患者的疼痛沒有因果關系,不具有臨床意義,無需手術清除,否則屬于過度治療。)
2、康復理療:蠟療、中藥涂擦等,改善腰部血液循環;
3、訓練:調整身體力線、改善病人脊柱側彎,激活并訓練腰椎周圍肌肉力量、加強腹壓、加強核心及骨盆的穩定性、改善患者的運動模式,加強治療效果,防止復發;
4、健康教育:在治療和訓練過程中,我們對患者的運動模式、日常生活姿勢和腰背部保健進行了健康指導,以增強患者的日常生活、娛樂活動和職業的身體耐受性,有效預防腰痛復發。
經過上述綜合治療后,患者療效顯著,至出院,疼痛癥狀基本消失。通過運動訓練,患者明顯感受到腰腹部有了力量,身體耐受性大大增強,基本掌握了正確的運動模式和日程生活姿勢,患者精神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根據以上綜合分析,此病例的難點是如何找到責任椎間盤。病人出現右下肢疼痛、麻木、行走無力,其根本的疼痛源——責任椎間盤是L4/L5右側的椎間盤移位至椎管內嵌壓L5神經根所致,與L2/L3椎體后緣鈣化、L5/S1左側的鈣化灶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很多醫生都會把鈣化也作為病源,就出現了誤診誤治過度治療的現象,所以,了解病人的病史、癥狀、體征等信息,結合影像綜合考慮,精確地判斷(突出椎間盤的)大小、方向、性質、范圍、密度和相鄰組織的關系,才能做到精確診斷,找到病源——責任椎間盤,精準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