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而出現鈣化是該疾病的一種表現。腰椎間盤突出鈣化是一種異常情況,椎間盤鈣化常呈孤立性病灶,與上下層面無延續關系,對其來源的認識尚不一致,主要觀點有軟骨板破裂后移、椎體后緣軟骨結節破裂、椎體后緣骨突骨折、后縱韌帶鈣化等,而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多為上下層面連續性病灶,且基底較寬。
鈣化的椎間盤組織表面多不平整,且鈣化組織質地堅硬,沒有彈性,壓迫到神經后,沒有任何緩沖的余地,對神經造成卡壓、摩擦等,損傷較明顯。同時,鈣化的椎間盤組織常與神經等周圍組織緊密粘連,不僅使癥狀加重,還增加了手術中清除病變組織的難度,部分嚴重粘連的鈣化,因無法從正常組織分離不得不殘留在體內,無法清除。這對患者手術后的恢復情況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手術后的治療效果不如一般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
對于癥狀不嚴重的鈣化型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療(絕對臥床休息、牽引治療)。但由于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已經發生變性,組織已經失去水分、彈性,并產生鈣化,且常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椎間盤突出并鈣化的部分回到正常部位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對神經較之非鈣化的突出壓迫嚴重,保守治療的療效不如一般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但仍有相當的患者能夠緩解。 保守治療的療效多限于短時間,六周左右。
因為目前認為長期保守治療很可能是導致突出椎間盤產生鈣化的原因之一,且患者已經存在鈣化,說明該類患者有鈣化的高危因素存在。如繼續采取保守治療,基于上述兩點原因,這類患者的鈣化繼續加重的可能性較大,易使病情繼續加重。 而對于癥狀嚴重的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的鈣化型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因鈣化的椎間盤組織對神經壓迫嚴重,與神經等周圍正常組織廣泛粘連,過長的時間保守加重鈣化物對神經的摩擦或卡壓,進一步加重神經的損傷,故不宜過分強調保守治療的時間,可以較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