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榮說酒
端午。中午。山榮讀到了習水縣政府官微發布的信息:
“近期,習酒釀造技藝、宋窖酒傳統純手工釀造技藝,被評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家都在過節,山榮隨便寫幾點,與大家分享吧。
1.習水縣入選貴州第五批省級非遺的項目,分別是:習酒釀造技藝、宋窖酒傳統純手工釀造技藝。
習酒,由1952年仁懷縣工業局創辦的“郎廟酒廠”發展而來。1998年并入茅臺集團,屬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
習酒釀造技藝,理論上講,至少醬香酒的釀造技藝,應該與仁懷一脈相承。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產區、獨立品牌的釀造技藝,應該入選省級非遺。
山榮祝賀習酒!
2.第二個入選項目,是“宋窖酒傳統純手工釀造技藝”。醬香酒行業,對“宋窖”想必都不陌生。
論起歷史來,宋窖所在的土城鎮,開發史(不一定是釀酒史)確實比茅臺鎮早很多。傳說中流傳于赤水河中游地區的“風曲法酒”,有人認為,就發源于土城。
“宋窖酒傳統純手工釀造技藝”,強調的信息有二:
一是傳統,即延續“風曲法酒”。二是純手工釀造,續用宋代名酒窖,石甑子蒸煮,端午制曲……人家的想法和做法,確實和你不一樣。
山榮佩服宋窖!
3.五天前,即2019年6月2日,省人民政府黔府發〔2019〕10號文件中,仁懷市入選項目為“仡佬族釀酒技藝”。
茅臺酒或者說醬香酒,與仡佬族有著難以割解的歷史淵源。茅臺的稱謂,與仡佬族有關;仡佬族銅鼓即仁懷博物館里的”茅臺銅鼓“,證明了茅臺的悠久歷史;作為茅臺的原住民,仡佬族先民發明了釀酒工藝,并且與今天的醬香酒釀造技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翻遍黔府發〔2019〕10號文件,卻再也找不到,仁懷市其它入選貴州第五批省級非遺的項目了。
山榮不免有些遺憾!
(圖 | 仁懷市酒業協會)
4.目前,仁懷非遺名錄中,與酒相關的共6項:
國家級非遺項目一項,是“茅臺酒釀制技藝”。遵義市級非遺項目4項,分別是:茅臺酒的傳說;醬香型白酒釀造技藝;茅臺鎮重陽祭水習俗;茅臺酒重陽祭酒習俗。仁懷市級非遺項目1項:后山咂酒釀制技藝。
今天是端午。端午對仁懷來講,具有很特別的含義——眾所周知,醬香酒的釀造,講究“端午踩曲”。
茅臺鎮重陽祭水習俗、茅臺酒重陽祭酒習俗,其實是一個媽生的,都可以同時列入遵義市級非遺項目。
那么,“端午踩曲”“重陽下沙”不是一種習俗或者說技藝嗎,為什么不能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山榮一直很疑惑。
(圖 | 習水縣政府官微)
5.作為“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仁懷貨真價實。
從醬香酒來講,仁懷是發源地、主產區,這一點,仁懷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
但是,從文化來講,我們的非遺項目,在哪里呢?我們的傳承人,又在干什么呢?
所以,山榮說:
仁懷酒老板,從今往后請向習水學釀酒!
——不是說“師傅向徒弟學習”,而是說,要向人家學習珍惜自身資源,竭力保護傳承的做法。
祝大家端午安康,山榮就不一一發微信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