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5年永輝總計擁有392家店,聯華超市有3883家店,武漢中百有1090家店。加上沃爾瑪在中國的400多家門店,京東合計通過永輝和沃爾瑪間接布局了近6000家門店,覆蓋華北、華東、西南和東南。
兩筆注資快速拿下前店布局,接下來,京東的O2O就可以專心將達達物流深度整合到這6000家店里。
據了解,去年12月開始,永輝超市與京東O2O業務正式對接,位于北京石景山區的魯谷店成為首家上線京東到家APP平臺的永輝超市。雙方進行了系統打通、商品信息、庫存和價格的實時同步。
今年京東618大促期間,新達達為京東商城的單日配送訂單峰值突破了100萬單。新達達的眾包配送隊伍已經覆蓋了全國超過200多個城市,超過3000個配送站。平臺整體日單量峰值已突破200萬單。平均每單配送時間45分鐘,最快一單3分鐘完成,妥投率接近100%。
快消品是京東、阿里O2O一大競合點
“現在電商的模式,(生鮮、快消品的)配送成本比商品本身還貴。但現在我們找到一種新的道路,就是京東到家這種模式,把離消費者家最近的超市的生鮮送到消費者家里去。而京東到家這種模式既能滿足消費者需求,還不會造成公司虧損,同時還能幫助線下商場、超市發展。”此前,劉強東對京東到家的戰略規劃就是打造成極度高頻、低客單價品類的APP入口。
在快消品和生鮮這個商超主營品類上,電商一直久攻不克。從1號店到我買網,誰都沒能借由這個品類成為電商巨頭,反而一直陷入補貼入不敷出。
究其原因,多位電商資深從業者認為快消品電商化存在兩大瓶頸:
1.快消品品類基因是硬傷,不適合現有的電商做法。一位電商資深操盤手認為,快消品標準化程度特別低,根本不適合電商。“如液體、罐裝物特別重,有的大體積小重量,有的小重量大體積,其體積和包裝組合對電商的貨架、倉儲、快遞都是挑戰,適合做批量物流但不適合電商零散的快遞形式。”該人士稱,“標準化程度高才有信息化數據化的基礎。”
2.快消品客單價無法覆蓋運營成本。一位國際連鎖商超負責人分析,線下快消品已經規模化了,成本本來就不高。電商主要靠效率大幅提升來彌補高成本,但快消品客單價太低,效率再高也突破不了最低配送費的瓶頸。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超市客單價一般在80-100元,一單5-8塊錢的快遞成本,已經每單超過5%成本,加上3-5%的退貨率和損壞率。商超毛利才15%,根本覆蓋不了運營成本。 “快遞是隨電商銷售訂單變動的殺人成本,即便平時收快遞費,一個雙十一就能打回老家。”上述人士稱。
一位物流創業者分析,京東商城的快遞成本平均每單8元,京東到家的快遞費平均7.2元,5元一單差不多是四通一達現在的水平。對快消品類來說,現有的電商經營模式快遞成本無法突破。
在商超品類里,去年阿里斥資10億元北上發紅包拉開了激烈的競爭態勢。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天貓超市不同于京東和1號店的自營業務。天貓超市一是向消費者承諾服務,負責倉儲、物流和配送;二是負責數據化運營和流量運營;三是負責品類的規劃;四是對整個平臺的經營結果負責。而商家負責庫存管理、商品定價、活動管理、品牌運營,并對自己經營結果負責。最終,天貓超市通過收取商家銷售傭金獲利。
這種半自營的方式相比京東商城純自營的方式似乎很輕,但相比京東到家這種完全利用線下門店何倉儲的模式,還需通過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布局倉儲。兩種模式孰優孰劣?
一位O2O資深從業者則更看好京東在+永輝+沃爾瑪的O2O模式,該人士認為,京東的布局將在未來五年給天貓重大的打擊。
“快消品用傳統電商的倉配模式做起來很慢,而且很重。就拿北京來說,天貓超市如果實現2小時配送,意味著至少要在北京建50個倉,建倉的速度和成本都是問題。而京東可以用永輝、沃爾瑪的門店做倉,用門店商品做供應鏈。”上述人士分析。
但上述電商操盤手則認為,去年天貓超市在北京、浙江兩地開花,京東已經相對落后。而且電商最終還是看貨品結構和運營,京東線上+線下的運營鏈條真正要打通非常非常難。只能說,京東在快消品類上的O2O布局確實比天貓看上去更輕,但真正最后誰能勝出還要看實實在在的運營能力。
有趣的是,一向被打上“重”標簽的京東這一次卻以比天貓更“輕”的方式征戰O2O。
核心在供應鏈的搶奪
在京東和沃爾瑪合作這步棋里,沃爾瑪之于京東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訂單量,而在供應鏈。根據合作協議,沃爾瑪將在京東平臺上開官方旗艦店,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更大范圍地推廣其高品質進口商品。此外,京東和沃爾瑪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而這是沃爾瑪和京東彼此核心的訴求。
一位食品電商資深人士分析,沃爾瑪也想擴大中國的業務,空有全球優質的供應鏈資源,但根本使不上勁來。與京東合作可以借京東渠道擴大中國的銷售。而對京東來說,苦于搞不定上游品牌,尤其是在消費升級下大量的國外優質品牌,京東和阿里去年一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簽下幾個,二者更是因為誰獨家互撕的失去形象。
相反,亞馬遜中國的全球購負責采銷才10人,卻輕松完成了京東全球購百人不能做到的效果。原因在于亞馬遜中國的全球購供應鏈只需歐美業務部門,在原來的供應合作合同上,增加一條商品可銷售中國市場的條款就可以了。
而京東與沃爾瑪合作,無疑輕輕松松傍上一個超級供應鏈整合專家,瞬間秒殺一切供應鏈受限的跨境進口電商。
跨境進口產品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將成為快消品的重要一條線。除此而外,1號店和沃爾瑪原有的生鮮、快消品供應鏈,也將直接彌補京東在此領域的短板。
一位專門為線下商超提供配送服務的創業者舉例,其合作的線下商超一聽燕京330ml啤酒的價格可以做到2.3元,而京東整箱買的價格是平均每聽2.7元。京東的快消品供應鏈相比線下商超遠不具備優勢,而快消品的供應鏈優勢主要靠規模化形成。
理論上,從京東現有的布局看,京東聯合永輝和沃爾瑪的形式,永輝+聯華超市+武漢中百+1號店+京東自營的采購規模將近1000億,如果形成供應鏈深度整合,聯合采購,勢必形成供應鏈規模優勢,降低整體的供應鏈成本。
但這需要這些區域巨頭尋找到各自的利益平衡點,而巨頭的融合原是一個比創業更艱難的話題。
O2O戰局三大入口
但在O2O這場未來之戰里,目前有三個入口,分別是美團點評為優勢的餐飲、阿里+蘇寧+銀泰引領下的百貨和京東+沃爾瑪+永輝為代表的快消品。
目前,在餐飲品類,美團點評直接VS口碑餓了么,外圍還有微信支付,經過前一階段的盲目拼殺,目前已進入通過入股控制餐飲系統軟件服務商,直接切入點菜支付閉環,拿下餐飲行業貨品、訂單和消費數據。
餐飲是個高度零散和本地化的市場,任誰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本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支付和餐飲軟件服務切入。阿里的口碑、美團點評、微信支付都在通過相似的方式競爭這一塊市場。
京東在此領域沒有終點布局,僅有達達作為眾包物流參與了外賣訂單的配送。百度則有糯米和外賣,業務線相對完整,但沒有形成有效的競合力量。
在百貨入口,阿里因為有海量的純線上和線下品牌資源,天貓+銀泰+蘇寧模式相對具有優勢。美團點評也在通過與線下商場、品牌打通的模式,全力布局百貨品類。
目前,通過蘇寧和銀泰,阿里旗下有1606家店面和17個購物中心。依托這些線下店面,天貓正在組織誕生于阿里系的淘品牌聯合開線下店,計劃在一年時間內讓淘品牌擁有100家獨立的專柜體驗店,實現真正的同品同價O2O模式,幫助淘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獲取粘性更高的用戶資源和流量。
阿里O2O的終極目標是打通線上線下的商品和消費數據,這讓線下品牌和商場對其有天然的防范心態,導致其O2O的開展一直無法快速開展。相反,美團點評的模式對線下品牌和商場則天然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