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個科目的含義,如何區分?
主要是區分誰的東西讓誰賣的問題
2、日常核算
對于合作社來說關鍵是收入、成本是什么?如何確定?
1、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用直接計入有關支出項目
(2)固定資產折舊折舊期間-/折舊方法 /折舊范圍/對應的成本科目
(3)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毀損
(4)對外捐贈、對外投資業務
2、林木資產
(1)林木資產分類-經濟林木和非經濟林木兩類。
(2)日常核算合作社購入經濟林木時,按購買價及相關稅費,借記本科目(經濟林木),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款'等科目;購入或營造的經濟林木投產前發生的培植費用,借記本科
目(經濟林木),貸記'應付工資'、'產品物資'等科目。
經濟林木投產后發生的管護費用,不再記入本科目,借記'經營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工資'、'產品物資'等科目。經濟林木投產后,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后的部分應在其正常生產周期內,按照直線法攤銷,借記'經營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經濟林木)。林木死亡毀損時,凈損失或凈收入計入, '其他支出'科目,/'其他收入'科目。
核算合作社應支付給管理人員及固定員工的工資總額。包括在工資總額內的各種工資、獎金、津貼、補助等,不論是否在當月支付,都應通過本科目核算。涉及的會計核算主要是計提和發放。提取工資時,根據人員崗位進行工資分配,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流程:計算本年盈余-計提盈余公積-計算應付盈余和剩余盈余-結轉盈余分配1、計算當年的本年盈余本年盈余=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年收入總額-成本有關費用2、計算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當年盈余-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3、計算應付盈余返還(即按照交易量(額)計算的分配)4、計算剩余盈余(主要是指按照股金分紅)
( 1 )應付盈余返還
本科目核算合作社按成員與本社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給成員的盈余,返還給成員的盈余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60%應付剩余盈余(1)本科目核算合作社以成員賬戶中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以及本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形成的財產平均量化到本社成員的份額,按比例分配給本社成員的剩余可分配盈余;
(2)科目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