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致癌?致癌物很常見風險不大
星巴克咖啡真的會致癌嗎?最近關于星巴克咖啡的事情被刷屏了。那么咖啡真的致癌嗎?據悉之所以傳咖啡致癌就是因為含有丙烯酰胺。那么你知道嗎?其實這種致癌物很常見,對身體健康風險不大。
據美聯社、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報道,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幾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必須貼上癌癥警告標簽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多位專家表示,這種致癌物名為丙烯酰胺,廣泛存在在食物之中,油炸、烘焙尤為嚴重。但根據國際科研結果顯示,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很小,咖啡內丙烯酰胺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癥,消費者不必恐慌。
有媒體指出,不僅星巴克,本次案件中被告上法庭的還包括綠山咖啡、7-11、Kraft Food Global等90余家快餐巨頭。
星巴克咖啡致癌 咖啡致癌 咖啡致癌風波
丙烯酰胺怎么來的
咖啡中含有這種物質會對人體造成什么樣的損害?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撰文表示,丙烯酰胺并不是人為添加到食物中的一種成分,而是在食物高溫加熱的時候自己產生的,尤其是油炸、焙烤、燒烤食物。
星巴克咖啡致癌 咖啡致癌 咖啡致癌風波
常見的丙烯酰胺食物
薯條、薯片、面包、餅干、曲奇、巧克力、油條、油餅、麻花、煎餅果子等,其中薯條、薯片是西方人攝入丙烯酰胺的主要來源。對于中國人而言,吃進去的丙烯酰胺有一半以上來自家庭烹飪,比如熗炒圓白菜、干煸豆角等。當然還有另一個容易忽視的重要來源,吸煙。
整理發現,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在2015年就曾發表過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文章。其中提到,凡是油炸和焙烤食物,都是丙烯酰胺的重要來源。比如說,據我國研究者測定,油條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與油炸溫度和油炸時間關系很大,從120微克/公斤到350微克/公斤不等
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的資料,丙烯酰胺可增加小鼠或大鼠的癌癥概率,但實驗的劑量大約相當于人們飲食攝入量的1000-10000倍,同時并沒有研究證據表明丙烯酰胺與人類癌癥有直接關聯。
星巴克咖啡致癌 咖啡致癌 咖啡致癌風波
記者注意到,綜合各國數據,認為人類的平均攝入量大約為1μg/kg體重/天;中國缺乏相應的數據,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認為,中國人的攝入量,應該低于這個量。
總體上,目前科學界認為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很小,因此國際標準、歐美標準和中國標準均沒有為它制定限量指標。”鐘凱說,咖啡豆通常需要經過160-250度的烘焙,確實會含有不少丙烯酰胺,而且從工藝上就很難控制。不過一杯咖啡大約只消耗10克左右的咖啡豆,且有大量咖啡渣廢棄掉,一杯速溶咖啡也只有3-4克咖啡粉。因此通過咖啡攝入的丙烯酰胺和通過其他食物攝入的量相比,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是小巫見大巫。
從總體來看,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是適量喝咖啡利大于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為咖啡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癥,甚至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會降低肝癌、子宮癌的發病率。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 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