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阿姨在表妹陪同下來找我。說是右邊耳鳴,挺嚴重的,白天夜里都嗡嗡響,問我有沒有辦法治一下。
識證是上焦,癥在右耳,右病左治,我拉過阿姨左手,在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區(qū)域尋找敏感點,果然,少陽經、太陽經區(qū)域有明顯痛點。
隨即在其左手太陽經后溪穴、少陽經中渚穴兩針下去,我問阿姨有沒有變化?
她有點不信,問,馬上就會有變化?我說是啊,你感覺一下。她凝神體會了一下,說好像有點松了。
我微微一笑,馬上又將少陽經中渚穴上下倒換至外關穴;太陽經后溪穴表里倒換至少陰經少府穴,再將少府穴上下倒換至通里穴。
同時加上陽明經曲池穴、太陰經尺澤穴加強調中。然后囑其在一邊靜靜休息,不時體會一下耳朵的變化。
耳部不適,跟陽明經曲池穴、太陰經尺澤穴有什么關系?
《黃帝內針》在“土德在中”章節(jié)里談到,“如果說,五行是陰陽的展現,那么五行里面特意安立的土,即是和合陰陽的重要源頭——中的展現。”“脾胃屬于中土,二者相依,互為表里。”
“健康不病的基本條件是平人”“《素問》在‘平人氣象論’這一篇專論中說到,‘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土德是構建生命的基礎,有土德則生,無土德則死。”“因為有土德就有陰陽自和的可能,而‘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所以,臨證療疾治病其實就是為了維護土德,這亦是以平為期的真實意。而在針道里,土德雖然無處不在,但,集中體現還在太陰陽明里。”
“可以說,如何養(yǎng)護土德?如何維系土德?如何使衰敗的土德重建?是黃帝內針的竅中之竅、訣中之決!”
在“因果不虛”章節(jié)開篇說到,“土德在中,維系土德其實就是開發(fā)中的作用,中的作用展現,就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存內,就能平人不病,即使生病,也將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因此,如何維系土德,開顯中用,實在是黃帝內針的重頭戲。”
《黃帝內針》在手足太陰經絡同氣、中風常用急救方法等章節(jié),對“陽明居中”“陽行陰位”等特征又專門提及,并明確指出“針刺陽明,更能促進‘中’的恢復。”
癥是人體陰陽失和的表現之一,黃帝內針療疾祛病的原理就是促進陰陽自和。無論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還是上病下治、下病上治,每一針都是在用其中于命,都是在調中、歸中。
但是對于一些重癥或者身體虛弱、比較疲勞的患者,在根據其不適癥狀施治的同時,針刺陽明、太陰,更易于促進患者氣血的恢復。
為何選擇陽明經曲池穴、太陰經尺澤穴來用針呢?肘部為中焦,在此處用針,可理解為中中之中的同氣。
合谷穴、偏歷穴以及魚際穴、經渠穴等附近可不可以呢?同樣可以,黃帝內針法無定法,具體根據臨癥實際靈活應用。
我這個阿姨平時身體本就不太好,現在根據耳部三焦和經絡同氣施針結束,同時針刺陽明經、太陰經,用意還是進一步開顯中用,幫助其盡快緩解或改善不適癥狀。
大約二十分鐘不到,阿姨突然對女兒說,啊呀,我能聽到你說話的聲音啦!表妹有點不信,然后又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阿姨說真的聽得見了。表妹也是十分驚喜。
原來,跟我說的是耳鳴,其實阿姨右邊耳朵基本失去了聽力。
留針結束,阿姨的聽力已經恢復三四成。后來又來針了兩次,阿姨就出去旅游了,之后正好我也忙,扎針這事就擱下了。再后來就一直沒來。
我問表妹,你媽怎么不來了?表妹說,老媽怕針,原來也是她拉過來的。現在耳朵聽力恢復了五六成,老人家已經很滿足了。
循行耳部的經絡,主要有:
手少陽經,“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足少陽經,“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
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
手太陽經,“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耳部的不適之癥,一般可考慮這些循行經絡。
還有一個老同學,也是耳鳴,左邊的耳朵癥狀明顯一點,平時勞累了就加重,休息好了就輕一些。中醫(yī)西醫(yī)也看了不少,時好時壞,就是斷不了根。
兩邊的耳朵都有癥狀,那就以癥狀較重的一側作為主癥,按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法則,取右手進針。
思路還是一樣,在少陽經、陽明經、太陽經區(qū)域找阿是穴或同氣點。
這個老同學對針很敏感,針入就能感受到癥狀變化,幾次施針就可以消除不適癥狀。但是一喝酒或者工作辛苦、勞累過度,就容易出現反復。
每次反復,癥的表現也不一樣,有時左邊,有時右邊,有時又偏向后側或頭頂。給他用針,也像打游擊一樣,跟著癥在崇山峻嶺里玩穿越,有時扎右手,有時扎左手,有時扎腳上,就這樣你來我去,倒也別有一番風趣。
慢慢的,老同學七七八八也學會了黃帝內針,家人有何不適,都是他自己動手解決。
他對自己的耳鳴痼疾也這樣,不舒服時就掏出針來,按照法則下幾針。不過,這個老同學的耳鳴要徹底恢復,除了給自己用針,少喝酒、早睡覺,勞逸結合、適度鍛煉,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健康元素。
健康不是醫(yī)院、也不是醫(yī)生的事,只有自己真心知道并堅持去愛護和珍惜,才能實現身心和諧的長治久安。
從針法層面來看,除了嚴格按照規(guī)則規(guī)范用針,導引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有次在我朋友的診所,看著他給一個左側耳朵失聰的患者用針,按照法則刷刷刷扎好以后,就把患者放一邊了。
足足過了好幾分鐘,還看不出我這個朋友有半點導引的意思。我在一邊忍不住了,哎,你怎么不問問人家有沒有變化?
他反應過來,就問患者好點沒?患者說沒有。然后又沒動靜了。
他扎針的思路沒錯,一般不會一點沒有反應啊?
我忍不住拿過一根針,在患者的少陽經外關穴加了一針,然后讓我的朋友到外面打電話給這個患者。
患者說能聽見一點點,但還是不夠清晰。
我繼續(xù)在他手部少陽經中渚穴、太陽經后溪穴調了下針,然后讓朋友繼續(xù)跟他互動。
不到十分鐘,他已經能夠比較清晰地聽清電話語音。
針還是那幾根針,只因為多了一份導引,內針的效果就截然不同。后來加的外關穴那一針,其實也是導引的一部分,不一定有決定性的作用。
小貼士:
耳部不適癥狀,識證為上焦,經絡主要是少陽經、陽明經、太陽經。
一般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求同氣。如癥在兩側,以相對嚴重的一側作為主癥;如兩側癥狀基本相似,可按男左女右求同氣。
取穴可以《黃帝內針》“頭手足經絡(同氣)”“手(掌)頭同氣”章節(jié)所給出的穴位為據。
具體取穴可以阿是穴為準。如用針效果不佳,可采取陰陽倒換辦法強化。
張三針筆記
三生萬物 針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