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個旅行者心里,
都有一個江南夢,
街回路轉,小橋細霧,
水清舟行,吳言儂語。
漫步這里,
順著光滑的石板路漫無目的游走,
街邊輕聲的叫賣,
輕搖船槳的聲音,
江南水鄉,總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
這里清晨,炊煙裊裊,
這里黃昏,溫柔燦爛,
青灰色的古鎮愈發詩意,
舊時的模樣不曾變過。
這里,
一座座石橋,
一戶戶人家,
你在橋上看風景,
殊不知,你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這里,不是別處,
這里,就是安昌。
安昌古鎮,
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
一個從詩畫走出的江南水鄉,
但它的名聲遠沒有其他古鎮響,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
也正因為它如此低調,
讓它保留了更多古韻古香的地方,
你在其他古鎮沒有感受到的,
在安昌,
你會感受到一個十足的江南水鄉。
這里,
傳統特色的作坊臨河而立,
還有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
以及粉墻黛瓦的臺門民居,
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
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橋。
雖經千年歲月,
古鎮人家依然保持著傳統生活習俗,
黃酒,蠶豆,社戲、粉墻黛瓦,
處處可見魯迅筆下的鄉土風情。
安昌宛如一幀淡墨疏筆的小品,
那些明清風貌的街頭巷尾,
藏著她最獨特的味道。
安昌,
沒有濃重的商業味,
閑暇之余很適合去散心,
漫步在水鄉,
你也成了江南水鄉的一部分。
在中國明清兩朝的政治舞臺上,曾經活躍過一群被稱為“師爺”的人物。紹興是出師爺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紹興師爺”薈萃之地。
紹興師爺館,是清末師爺婁心田的故居。這是一座典型的紹式黑漆臺門,門斗很簡樸,庭院很幽深,高院墻上縷有花窗,古建筑保存得很好。這里門套門,窗套窗,院套院,十分有內涵。
圖片源自DanGo醬
如果你秋天來安康寺,闊大的寺廟游客很少,在大雄寶殿邊上的石階坐下,一墻之外的塵世仿佛離得很遠很遠。
青燈黃卷,黃色的袈裟,青煙飛鳥遠遠的閃過眼前,這有無限的靜,安撫你浮躁的心。
穗康錢莊位于安昌古鎮的一條小巷里,自1850年經營到1949年,相當于當年的銀行。
圖片源自迎春花
錢莊里較好地保存了原來的樣子,有錢幣展,也有關于錢莊運營的實物、圖文展示。你能看到當時守夜人睡的柜子、貯藏銀錢的地窖等,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圖片源自迎春花
安昌中國銀行舊址位于古鎮東市南岸,舊址門楣上,古樸蒼勁的“中國銀行”四個隸書大字赫然在目。
進入銀行,古樸之氣迎面而來,這里面擺放著一些帳簿、臺燈、算盤之類;還擺放著一些舊時的紙幣,反映了歷史,記錄了時代。
石雕館展示了上始李唐、下迄近代的200余件珍貴石雕物件。
圖片源自迎春花
這里有明嘉靖年間修紹興府古小學的碑記,也有學界泰斗蔡元培題書的“宗君子修暨配陳孺人墓”碑等10多塊。這些石件物品造型別致,形態各異、書法遒勁、巧奪天工。
圖片源自迎春花
安昌的古橋,宛如一張張明信片,記載著當年的歷史,展現著當下依舊的魅力。
清晨,漫步橋上,看波光粼粼,看陽光散在房檐,滿滿“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
安昌古鎮,老街依河而建的,在這里自然少不了坐烏篷船。
聽搖槳聲,看周圍景,船只去了又回,記錄下了江南水鄉亙古不變的婉約風光。
如果你運氣好,還可以遇上這里的傳水上婚禮。新娘在家人的護送下登上喜船,一路鞭炮、鑼鼓響起,非常熱鬧。迎親船隊在狹窄的水巷中穿行,引得觀者無數。
在老街上,你會看到臘味遍布各處。
這里最出名的當屬安昌臘腸了。臘腸都是當地居民手工制作,味道鮮而不膩,一到了臘月里,一串串臘腸掛在門前,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還有香甜的“扯白糖”,也是安昌的一大特產,凡到安昌的游客,看到老街翻軒下邊扯邊賣的“扯白糖”,都會唾涎欲滴,不嘗鮮不甘心離開。
安昌不大,
隨意沿著古道到處走走,
古鎮的一派安和,
讓人舒適,讓人著迷。
等夜幕落下,
點點燈火讓古鎮如夢似幻
河道兩旁都是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尋常人家。
這兒不是旅游景點,只是個安靜的小鎮,
這是一個還沒有被過度商業化的世外桃源。
最后,
在這里住上一夜,
古鎮的安寧,也會讓你睡的很香。
來江南,
想體驗原生態的古鎮,
你得去安昌看一看。
地址:位于浙江省紹興縣境內西北端,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
*部分圖片源自微博古鎮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