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給爸媽!北京各區都有哪些養老福利?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人越多,社會越和氣!
老人越長壽,年輕人福分越大!!

截至10月31日,北京百歲老人1002人!

百歲老人的男女性別比例接近1:2。

海淀區以212名百歲老人排在“長壽榜”首位。

西城區排名次席,共有180名百歲老人。

朝陽區以176名百歲老人緊隨其后。

據統計,全市“最長壽”的街道是:

西城區月壇街道,29名百歲老人。

西城區新街口街道,27名百歲老人。

西城區展覽路街道,22名百歲老人。

楊德厚老人整100歲,還能騎著電動三輪車去月壇公園打太極拳。

張志泉老人雖然已經101歲,還能做針線活兒。

南振民老人已102歲,五世同堂,一大家子七八十人,依舊聲如洪鐘。

據了解,北京市百歲老人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費的上門體檢,同時社區還有簽約的家庭醫生免費上門服務。

北京市百歲老人每月享受800元的高齡津貼,符合醫療政策條件的百歲老人看病,可享受百分之百報銷。

那么,北京16區養老政策

有哪些新模式好消息呢?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喜人!

海淀區

海淀區民政局出新政啦!

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專業服務!

9月30日,海淀區出臺了《海淀區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從10月份開始,在甘家口、曙光、北下關、西三旗、青龍橋五個街道的部分社區先行開展試點,設立家庭養老床位。

家庭養老床位類似養老院的床位

只不過這張床不是放在養老院里

而是放在老年人家中

這種養老模式

為居家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如助餐、助潔、助醫、助行、

助急、助浴、居家康復、專業照護等

相當于把專業養老床位

“搬”進了老人家中

家庭養老床位項目試點之一北下關街道南里二區社區,也是北京市首個進行適老化改造的老舊小區。

項目首批簽約人馬爺爺今年已90歲高齡,他表示,比起住進養老院,他更喜歡在家養老,家里很自在,周圍都是熟悉的老友,吃的飯菜也合自己的口味。

無論是心理接受程度還是經濟因素

不少老年人仍偏向于“居家養老”

所以新型的“居家養老”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就近服務”的原則,在試點階段,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機構均是滿足條件的、在海淀區域范圍內設有合法的養老服務機構:如養老機構、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

項目將通過“海淀區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平臺”,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從申請到服務的全流程服務。同時,民政局將制定罰責制度,對服務不達標、弄虛作假的服務機構,給予相應處罰。街道、社區以及社區居民都可以監督服務質量。

▲海淀區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平臺

在家庭養老床位項目中

區民政局將按照“保基本,兜底線”原則

為老人、機構發放補貼

具體包括:

服務補貼

建設一次性補貼

機構運營補貼

其中:

服務補貼

年滿80周歲及以上,子女未共同居住且喪偶的獨居自理老人,或無子女、無配偶的孤寡自理老人,或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自理老人,每月最高可享受300元確定的服務;經評估失能失智老年人,在控制額度內可享受實際發生服務費用50%的補貼,其余50%由老年人個人支付予養老服務機構,按照失能等級,控制額度分別為最高500元/月、900元/月、1200元/月。

建設一次性補貼

按照失能等級,輕、中度可享受不超過800元、1500元的適老化改造一次性補貼,重度失能老年人可享受每月最高80元的輔具租賃補貼。

▲家庭適老化改造,政府提供建設一次性補貼

補貼人群

具備海淀區戶籍且實際在海淀區居住的,因政策原因未納入海淀區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參保范圍的以下人群:

1.年滿65周歲及以上,經評估喪失生活能力或失智老年人;

2.年滿80周歲及以上,子女未共同居住且喪偶的獨居自理老人,或無子女、無配偶的孤寡自理老人,或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自理老人;

3.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等級為1-2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等級為1—3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


西城區
智能床墊  遠程設備全面監測

在月壇街道汽北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我們看到了居家養老設備樣板間。

這里的床都配有智能床墊,只要有人坐上去便會自動監測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通過遠程設備,家屬可在手機上隨時監測到老人的身體情況。

床邊、馬桶邊都設有扶手,增加了安全性,這里的燈也裝有感應系統,在夜晚,老人下床時便會自動亮起,大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

緊急呼叫裝置

此外,樣板間內還給老人配備了緊急呼叫裝置,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老人能夠及時與家人、養老驛站或者居委會取得聯系,及時為老人提供幫助。

七大類服務 打破養老“圍墻”

西城區今年5月正式啟動了“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項目工作,月壇街道就是試點之一。試點家庭的適老化居家環境改造包括適老化輔具和智能產品、適老化家具等近百余種內容選擇。

適合老人用的筷子

同時,養老驛站為家庭養老床位提供24小時健康管理和遠程監護服務,實時掌握照護對象的健康狀況。

還能根據健康評估報告提供照護管理、生活照料、專業照護、安全協助、醫護服務、健康管理、家庭照護人員支持七類服務內容,每月累計服務時長不少于30小時。

這樣信息化技術與照護管理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進一步解決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健康管理、服務管理、安全管理三大問題。

石景山區

一臺小小的“信息機”,當老人遇到突發疾病時,按下“急救鍵”可一鍵接通999急救中心。

按下“居家護理”鍵,可一鍵接通優質的居家護理服務單位,獲取理發、修腳、助浴、看護等專業上門護理服務,持北京通養老卡還可享受全單九五折優惠。

石景山區民政局正在開展“石景山區居家養老精準化服務項目”,將為全區10000戶老年人家庭免費安裝“一鍵呼設備”——居家養老服務信息機,符合條件的老人可以免費報名安裝,報滿為止。

自2018年1月開始以來,石景山區民政局以八角街道為試點,為3800名高齡老年人免費安裝了信息機。

截至目前,急救功能“一鍵通”累計為93位老人提供了130人次的緊急出車施救服務,被救助的老人可享受綠色用車通道、八折出車優惠、999入網登記及精準定位等服務。

通過“居委會”按鍵,可一鍵聯系所在社區居委會;通過“衛生站”可一鍵聯系就近衛生站,實現慢病管理、求醫問藥;通過“養老驛站”“照料中心”可一鍵聯系專業養老服務。

2019年8月15日起,石景山區將繼續擴大“信息機”受益范圍,在全區范圍內為10000戶老年人免費配置居家養老信息機,報滿為止。

1.家庭中至少有一名老人為石景山區戶籍,且居住在石景山區,有固定居所。

2.滿足以下任意條件:

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

75周歲及以上計劃生育特殊老人、獨居老人;

60周歲及以上失能老人、失智老人、經濟困難老人(低保、低收入、城市特困等)。

3.家中具有固定電話座機(如聯通、電信、鐵通)。

請滿足以上條件的重點人群到所在社區居委會報名申請,或撥打服務熱線96003報名申請。

東城區
把醫院“開進”養老驛站

日前,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白橋大街的岳大媽來到東花市南里東區社區養老驛站,熟練地把醫保卡插進了自助機掛了個普仁醫院的內科專家號,“我從這兒溜達20分鐘走到醫院正好看上病。”岳大媽說:“原來,我得一大早就跑到醫院排隊掛號,掛完號后還得等上半個多小時。現在我下樓先到驛站掛號就等于排上隊了,等走到醫院正好看病。”

在養老驛站內,普仁醫院社區科設有專門的醫療區,一位醫師、一位護士和一位康復師常年在崗,可在站內為高齡、失能老人開展醫療服務,為老人提供術后康復、醫療康復、康復護理。

作為東城區首家醫養結合養老驛站,東花市南里東區社區養老驛站2017年底在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白橋大街8號樓落成。

近年來,東城區已經建設社區養老驛站47家,實現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目前,這些驛站全部能夠提供助餐服務。東城區級老年配餐中心與社區老餐桌站點“連點成片”,老年人可選擇在就近的社區養老驛站訂餐、取餐。

此外,龍潭、體育館路等部分街道還深入挖潛轄區資源,開辦街道級老年助餐站點,提供集中就餐、配送等服務,滿足轄區老年人就餐的服務需求。

不用自己買菜、做飯,中午到養老驛站去吃現成的,已成為當下東城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巨大變化。

目前,東城區通過建立“區級中央廚房配送+社區站點就餐”的老年助餐服務模式,由區級中央廚房提供餐飲研發、冷鏈加工、制作分餐、現場就餐、站點配送全流程服務,日均配送量在1200-2000份。

朝陽區

朝陽區所有符合條件且有需求的高齡老年人家中安裝“一鍵式”智慧養老服務終端,實現“一鍵式”智慧養老服務全覆蓋。

自2017年開始,朝陽區重點聚焦“三失、一高、一獨”(即:失能、失智、失獨,高齡,獨居)老年群體需求,開始試點推出“一鍵式”智慧養老服務終端。

該終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高科技產品,搭建了完善的急救呼叫受理平臺和便民服務呼叫平臺,聯通999急救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養老驛站。

可以為轄區老人解決應急救助、醫療服務和便民服務需求,幫助老人解決身邊、床邊的養老難題。

養老照料中心是朝陽區“1+43+N”三級養老服務體系中,街鄉養老服務方面的主要力量。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朝陽區共有及在建的街鄉養老照料中心53家,分布在全區36個街鄉。

這些養老照料中心在開展機構養老服務,照顧院內老人的同時,也利用養老機構具備的專業化養老服務資源,為周邊老年人提供短期托養、助餐、助潔、助醫等便利化和個性化的居家助老服務。

通州區
養老巡視探訪覆蓋全區

通州開工建設一攬子便民養老服務工程,繼續推進居家養老巡視探訪服務工作,擴展服務對象,實現全區老人基本全覆蓋。

此外,西集、永樂店、宋莊、臺湖、梨園等5鎮將建設養老照料中心,全區范圍內再建成運營30家養老服務驛站,完成1200戶家庭適老化改造。

通州區民政局將繼續加大居家養老巡視探訪服務工作,擴展巡視探訪服務對象,實現全區老人基本全覆蓋。

原則上,每月給每位老人打電話4次,上門探訪老人2次。

對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較差的重點服務對象將適當增加上門探訪次數,保證巡視探訪項目的服務效果。

對于能夠自理的服務對象,重點提供精神關懷、需求信息對接等服務;對于需要養老服務支持的服務對象,可依托轄區內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養老照料中心、為老服務商、專業社會組織等提供后續服務。

豐臺區

為了方便豐臺區廣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區民政局聯合北京農商銀行豐臺支行,在豐臺區右安門街道翠林二里社區、和義街道東三社區、方莊地區芳城園一區社區、南苑街道誠苑社區、盧溝橋街道望園社區、新村街道橋梁廠第二社區等6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率先安裝了養老卡自助終端機。

自助終端機可以進行辦理養老助殘卡市政一卡通的延期、代繳電話費、代繳水電氣費、代繳歌華寬帶電視費以及轉賬匯款等業務。

這些功能將給這6家驛站服務范圍內的老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接下來豐臺區還將在其他驛站繼續投放使用養老卡自助終端機。

昌平區
投1.5億開建首個區級敬老院

昌平區首個區級敬老院11月4日在馬池口鎮正式開工建設,未來將提供560張養老床位,預計將于2021年底建成投用。

區敬老院位于馬池口鎮亭陽路西側、亭自莊村北附近,將投入1.5億元資金,總建筑面積達26897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老年人用房、行政辦公用房、附屬用房及人防兼車庫,投入使用后可提供560張養老床位。

區敬老院還將預留30%的床位予以政府托管的失能失智、低保、重殘、失獨四大類老齡群體,讓弱勢老年人也可得以安享晚年、歡度余生。

大興區
養老照料中心數量達50家

今年一季度,大興新增15家社區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全區養老日間照料中心的數量達到50家,可服務2萬多名65歲以上老年人。

位于觀音寺街道的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很受居民歡迎,這里原址是一排燒烤門店,被居民稱為“一只羊”胡同,在疏解整治促提升過程中,街道將這里改建為了一處公共養老場所,胡同也因此更名為幸福巷。

走進照料中心,就餐區、活動室、保健康復室、棋牌室一應俱全,藍色的桌椅、生機勃勃的綠植、粉色的床品、墻上的風景畫,處處透露著家的溫馨。

大興計劃推廣“智能腕表”設備,為老人提供心跳監控、GPS定位、一鍵呼救、血壓血糖測量等服務。

順義區
首家“多元+養老驛站”開業

順義區首家“多元+養老驛站”在勝利街道建北三社區開業。多元+養老驛站可為轄區及周邊3000名老年居民提供日間照料、問診咨詢、營養配餐、休閑娛樂、心理慰藉、呼叫服務等服務。

養老驛站于2019年3月開始試營業,經過8個月摸索,創建了“多元+”運營模式。

居民們像往常一樣走進熟悉的驛站接受理療、用餐、健康檢測等服務,幸福的笑臉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驛站經營特別人性化,我每次都是帶著孫女來做理療,當我說出希望增加些孩子互動的內容時,驛站立刻幫我們增添了機器人小胖,真不錯!”61歲的李振紅大媽為養老驛站點贊。

房山區
“智慧養老”進入尋常百姓家

智能感知、近場通信、衛星定位……這些科技能夠改善老人的生活么?

在距北京市中心50公里外,房山區閻村鎮里的老人有了新家。“智慧養老”成為該鎮老年人服務中心的“主色調”。

長期以來,失獨老人緊急情況無人救助、養老機構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難等成為城鄉養老典型問題。

在閻村鎮,老人遇緊急狀況,在家中便可以一鍵呼救;子女在客戶端點擊“視頻探望”,父母便“近在眼前”……

服務中心的信息平臺還可為老年人添加個性化文化娛樂、保健康復等服務。平臺的評估系統可根據收集的信息靈活制定護理方案,設置護理等級,發布評估報告。

“這個‘應急’按鈕是我們下一步要開通的服務。”服務中心負責人王芳芳說,“我們計劃與120急救中心聯網,能夠實時定位救護車位置那就更好了。”

門頭溝
70歲以上老人免費享意外險

中國平安整合北京地區資源升級并推出支持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十大舉措,其中包括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與門頭溝區政府合作開展的門頭溝70歲以上老人意外險項目,保費由地區財政預算負擔。

這是產險行業內首次推出70歲以上老人意外保險,提高了老人抵御意外傷害的能力。

其中,專屬產品有金色夕陽,保障內容為意外傷害身故和殘疾、意外傷害醫療、輕度骨折津貼、骨密度檢測津貼以及走失找尋費用。

團體定制模式可以根據常規團意為老人團體定制專屬保障方案,根據不同層次的老人提供專屬定制方案。

金色夕陽的投保人群為60-80周歲的所有老人,團體定制會以優惠費率和高性價比的方案提供給各個年齡層次的老人。

平谷區
“醫養聯動”讓老人“病有所醫”

平谷區醫養聯動居家護理服務在吉祥老年公寓啟動,這里的老人們成了首批受益者。吉祥老年公寓位于峪口鎮,是平谷區推行醫養聯動健康養老服務建設的試點之一,有120余名老人,70%以上的老人行動不便,大多需要長期服藥。

目前,老年公寓正在按照標準修建醫務室,實現以醫帶養、醫養聯動,讓老人能夠隨時就近診療,享受便捷的醫療服務。

據統計,平谷現有養老機構33家,3家暫停業;全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已達10.03萬,占戶籍人口的23%以上,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療和看護問題困擾著老年人的家庭。

今后,還將根據需求情況增加服務項目和人員配備;成立醫養員培訓學校,對各養老機構的原護理員進行培訓,目前第一批40名醫養員已畢業。

懷柔區
農村老年配餐中心運營

人上了年紀,腿腳不方便,買菜燒飯是個難題。如何讓老年人尤其是失能、高齡、獨居老人不出家門就吃上熱乎飯菜?

北京市首家農村老年配餐中心——懷柔區橋梓鎮老年餐配送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在較遠的峪溝村,雖然只有一位老人訂餐,配送中心也堅持送餐上門。

如此周到的服務,收費卻十分親民。普通老人午餐7元、晚餐5元,低保、殘疾等老人午餐6元、晚餐4元,包含一葷兩素、兩種主食和例湯。20余種菜譜營養搭配,每天都不重復。

此外,配送中心每周會提前征求老人意見,根據老人的要求制定菜單。

為保證飯菜質量,老人的餐食均由有資質的公司加工為半成品后密封送到鎮送餐中心,再加熱分餐給老人。

目前,懷柔區共有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驛站64家,已開展助餐服務的有45家,每月提供助餐服務5.5萬人次。

延慶區
一年建成“老年幸福餐桌”40家

延慶區在農村大力推行“老年幸福餐桌”建設,出臺實施“一免兩補”政策,村集體免費提供房屋、場地,政府提供最高10萬元的建設補貼和每年最高10萬元的運營補貼,截至2018年年底,累計推進建設了60家餐桌,可滿足近萬名農村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深山里老人們的“幸福小飯桌”落了戶,家住城區的老人們,在家門口也能買到可口的飯菜。

民以食為天,延慶區老年人需求調查顯示吃飯是老年人的第一需求,對于農村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來說,吃飯更是最大的養老問題。

現在“老年幸福餐桌”已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區級自選項目,在此基礎上,2019年,延慶區還新建40家“老年幸福餐桌”,總量達到100家,覆蓋1.5萬名農村老人。

同時,在提高“老年幸福餐桌”總體數量的同時,還將提升配餐質量,讓老年人們吃得上更吃得好,樂享晚年。

密云區
老人撥打89090909獲養老服務

據報道,密云區的老年人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老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撥打熱線電話89090909,或直接通過家里的電視機進入養老服務頻道(密云專屬),及時獲取多種類別的養老服務。

該系統采用“互聯網+養老”的服務模式,通過建立覆蓋全區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該服務平臺由呼叫中心、服務商運營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六大模塊組成,涵蓋了十大項功能。

最愛大北京整理發布 


整理/趙華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常州出臺意見鼓勵社會力量辦養老院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CZ10 常州城事·資訊
我市百歲老人已達330名·臺州晚報
養老驛站夜間“下線”到點下班 老人的夜晚平安誰來守護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養老機構床位總體入住率僅38%,委員建議——
鄉村養老驛站熱鬧后的窘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五家渠市| 阿拉善右旗| 建平县| 股票| 当涂县| 耒阳市| 广元市| 兴国县| 融水| 武城县| 榆社县| 湘阴县| 二手房| 巩留县| 金寨县| 丹寨县| 滦平县| 郯城县| 宁陕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博白县| 威宁| 正阳县| 凌源市| 北川| 澎湖县| 新安县| 建始县| 基隆市| 双鸭山市| 启东市| 河北省| 博兴县| 赤峰市| 昂仁县| 乌恰县| 石棉县| 扶风县| 南投市|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