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部分校區房不到一年價翻番》連續報道
記者揭開哈埠校區房價瘋漲背后
房產中介慣用3大套路
......
1 簽兩個合同賺差價
2 免費幫裝修加價賣
3 多家遵守統一保護價
套路1
中介簽兩個合同賺差價
假裝買方與賣方簽合同
再找出價最高買主賣出
“買校區房,中介決定著價格的高低,畢竟買方不知道賣房人報給中介公司的真實價格,所以,如果中介公司報高了房屋價格,你很難發現。”市民鐘先生通過買校區房,摸到了其中一些門道。
鐘先生說,賣房人到中介后,中介會提供給賣房人一個價格,然后尋找買主。之后幾天內,中介會打電話聯系賣房人,稱有一個買主是現金全款購房,希望賣房人先跟中介公司簽一個協議,確認這套房子由指定的中介銷售,并寫明賣房的價格。
再過幾天,中介會告訴賣房人,稱買主的錢之前放在銀行買理財產品了,2-3個月后就會取出錢,叫賣房人不要著急。在這期間,中介會尋找更多買房人,誰出的價格高,就把房子賣給誰。
等找到出價更高的買主后,中介會找來另一個人裝作買房人,與賣房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然后用中介公司的錢把賣房人的房子買下來,這樣房子實際上就到了中介公司手里。之后,中介公司再與出價最高的買房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這樣,中介等于與賣房人、出價最高的買房人分別簽訂了兩個合同,進而從中賺取差價。這樣一來,校區房的成交價格就高了。
套路2
中介免費幫裝修加價賣
花1萬裝修加三四萬銷售
多賺的錢與賣房者無關
家住道外區的孫先生前幾天打算售賣自己新開源街的房子,走了幾家中介公司,給的價格大致差不多,但都不確定多久能賣出去。孫先生4月份打算去南方辦事,可能很久之后才回來,因此想快點賣掉房子。一天,某中介給孫先生打電話承諾可以給房子裝修,這樣會好賣一些,但是中介會適當加價,把裝修錢掙回來。孫先生心想這樣也不虧,房子還能好賣就和中介簽訂了協議。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業內人士 — —某中介員工小超。小超說中介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迅速賣掉房子,贏得較好的口碑。二是能賺取更高的差價。小超告訴記者,不同地方的中介會根據周邊的環境而定。比如校區房,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已經很老了,裝修也比較老舊,如果中介裝修后,售賣的概率會更大而且房子還會比其他房子更搶手。所以中介人員就會先和房主協商價格,雙方統一價格后,中介提出給免費裝修,但是會在原有的價格上加價,把裝修費用賺出來。
小超舉了個例子:房主和中介協商房子打算賣80萬,雙方達成統一后,中介說要給免費裝修,但賣的時候可能賣到八十三四萬元,雖然價格高了點但新裝修的房子肯定好出手,打消房主的顧慮。而中介裝修的房子,費用也就1萬元左右,只是簡單布置一下,刮個大白。等賣房時就會多加三四萬,賺取中間的差價,而且中介還會賺取相應的中介費,這樣算下來,中介賺的利潤就多了。
這其中要注意的是,二手房中介在交易過程中,會跟賣房人簽訂獨家銷售合同,保證房子按照賣房人的意愿銷售出去。但合同中有一條明確要求,中介公司賣出該套房產,在保證賣房人要求價格的同時,多賣的金額歸二手房中介公司所有。這一條,只要賣房人認可并簽字,就不會有什么糾紛了。
套路3
多家中介“聯手”保價售房
一套房源多家掛售
每家都按統一保護價賣房
市民鐘先生說,除了中介公司在交易過程中的一些技巧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保價售房。什么是保價售房?就是一套校區房在二手房市場出現后,賣房人分別在多個二手房中介發布了賣房信息,于是出現一套房源多家銷售的情況。這時,各家二手房中介公司會在網上查找到同一套房源,對于銷售價格會有一個默認的市場保底價,大家都會遵照這個原則銷售房源。
以一套售價 80-85 萬元的校區房為參考,賣房人會在多家二手房中介公司掛出銷售信息,每家二手房中介給出的價格都略有不同,但都會參考當時市場上的價格給出銷售價,這樣,保護價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也就是所謂的市場指導價,而且售價也不會低于80萬元售出。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一個羊群效應問題。所謂羊群效應就是,頭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著往哪里走。鐘先生說,二手房中介公司在確定保底價之后,會根據學區房的市場庫存,以及買賣雙方的供需關系,會以提供參考價的方式,提醒賣房人提高校區房的售價。賣房人自然希望自己的校區房能賣出好價,所以自然會接受建議。這樣,一個區域的一套校區房提價了,所有二手房中介和賣房人都會在網上查到這一信息,于是自然會跟風抬高其他同一區域校區房的售價,這樣,校區房的價格就又一次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