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樊 明),請您在閱讀本文時尊重作者版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不論是教育管理著、教育實施著、受教育者,還是課堂教學方法、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仔細反思現行的教育教學實際狀況,有的為實現新理念而進行教學,有的只注重形式而進行教學等等,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卻沒有很好的顯現出來?!稊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作為素質教育的直接實施者要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各種能力,創設教學的有力環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善思、愛探、真學,會用。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通過切身的教學實踐,本人認為體現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一、激發學生學習意識,培養創新探究潛能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和條件。由于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全是教師通過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學習資源,主動地采用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獲得的。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獲得了巨大成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教學內容采用貼近教材實際的教學方法,創設學生學習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學學習的激情,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和實踐。讓學生在探究知識和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獲得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探究奧秘的能動性。例如“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教學時,我先提出一個相關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解答,學生經過討論總結出許多解決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方法,教師還因勢利導探索了多邊形的有關知識,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鍛煉了創新探究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初中數學與小學階段數學相比,它的邏輯性、嚴密性、抽象性各家的顯現。出現學生不想學習,是因為學習數學的枯燥無味。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更體現數學的實用主義。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準確利用好教材中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素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切實運用好教學評價機制,尊重、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多給予鼓勵性的話語和贊許式的情態,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新教材中編排的有關內容,如“土地面積的計算”、“地磚的鋪設”、“圖標的收集”等等,教師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素才來進行講解,讓學生走出課堂去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個體差異性。正所謂十個指頭長短不一?,F行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的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由于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的分析研究學生,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切實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設計符合不同學習層次學生學習的內容,通過多種學習途徑和方法,實現學生個體和整體的全面發展。教師可根據新教材中設計的“思考”、“探索”等問題,聯系實際情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和要求,進行互助合作,讓學生獲得學法、增長知識、開闊思維、提高成績。
四、優化課堂教學資源,提高數學教學實效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教材的輔助教學,恰當地運用計算機、投影儀、錄音機的輔助教學媒體,讓學生在感官和視覺上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為教師節省時間,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例如進行“統計圖表”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利用多媒體上網查找相關材料和內容,并聯系學生學習實際,自己設計一張統計圖表,并讓學生展示各自的勞動和學習成果。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找到了豐富的數學題材,既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益。
總之,要實現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用新課程理念來武裝和指導課堂教學,善于靈活運用貼近課堂實際的教學活動方式和手段,激發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數學素養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得到全面的發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