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火旺耳鳴的主要癥狀:突然耳鳴或耳聾,頭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怒則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脅脹悶,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痰火郁結耳鳴的主要癥狀:兩耳蟬鳴,時輕時重,有時閉塞如聾,胸中煩悶,痰多,口苦或脅痛,喜太息,二便不暢,苔薄黃而膩,脈弦滑。
風熱上擾耳鳴的主要癥狀:外感熱病中出現耳鳴,伴有頭痛、眩暈、嘔逆、心中煩悶、耳內作癢,或兼惡寒發熱身痛等表證,苔白膩,脈浮或弦數。
耳鳴是臨證經常遇到的癥狀,有的在內科病證中兼雜出現,有的作為主癥求治,現以后者為論述對象。鑒于有“腎開竅于耳”之說,于是有人將耳鳴悉歸于腎。實事卻不盡然,需知肝、脾、膽亦與耳病有著密切的關系。
肝膽火旺耳鳴系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暴怒傷肝,肝火不得疏泄,循經上擾,清竅被蒙則生耳鳴。肝膽火旺,擾動心神,肝氣郁結,絡氣不暢,火熱傷津則表現出一派肝膽火旺之象;痰火郁結耳鳴,多為平素過食醇酒厚味,聚成痰熱,郁而化火,痰火上升,壅塞清竅則耳鳴,甚則氣閉成為耳聾。
耳鳴隨痰火的變化而時有輕重。痰濁中阻,氣機不暢,痰火壅阻,肝膽經絡不暢,則發為胸脅悶脹、喜太息、痰多、喉中不爽、二便不暢等諸多見癥,病變在脾胃而累及肝膽經氣閉塞。
肝膽火旺耳鳴發生急暴,終日聲如潮涌,或如狂風貫耳,耳中有熱氣沖出感,雖經按壓其聲不減,并伴之以心煩易怒、怒則更甚、夜寐不安、頭痛面赤、口苦咽干等肝火亢盛之象。
痰火郁結耳鳴,發生雖不及肝膽火旺者急暴,聲響猶如蟬鳴,必尖而高,按壓時亦不能使之減輕,但它以時輕時重為特點,嚴重時閉塞如聾,而非真聾失聰,伴隨出現的是痰熱中阻、氣機不暢的胸中煩悶、痰多、口苦、脅痛、善太息、二便不暢等癥狀。
總之,在辨別耳鳴時,除應重視發生時間的急暴、音調高低之外,還應考查與之伴隨出現的其他癥狀的不同,不要局限在耳鳴一個癥狀上。
另外,風熱上擾耳鳴,和肝膽火旺耳鳴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是弄清楚是感受外邪的溫熱病,抑或是肝膽火旺的內傷疾病,鑒別診斷就完成了。
風熱上擾耳鳴是因外感風熱邪氣,郁而不得泄,循經上擾,壅塞清竅,或因熱病余熱未清,清竅不通,或反復感冒,熱蒙耳竅而作耳鳴,此時熱邪依然存在,癥狀如故。
在溫熱病過程中出現耳鳴是常見之事,它在諸多熱象中,并不是主要痛苦,只因它的出現,病人方察覺到又增添了新的痛苦而已,此種耳鳴聲響,如遠處機器鳴響,聲低而遠,隨著熱勢的增減而時有輕重,伴隨出現的只有眩暈、嘔逆、心中煩悶,或頭痛、身熱等熱邪擾動之象;
肝膽火旺耳鳴其聲高,來勢急暴,猶如急風暴雨,潮水涌動,與情志怫郁有密切聯系,伴隨出現的是頭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胸脅悶脹、便秘尿赤等一派肝火囂張之象,與風熱上擾者截然不同。
二者的發病條件有別,表現各異,只要心中稍存鑒別診斷的意思,就不會將二者混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