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文化產業高端融合發展趨勢與政策推進策略 摘要:當前,科技與文化產業高端融合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為了盡快促進其加速高端融合,在政策上可以采取的推進策略有:建立統籌協調辦公機制,創新科技與文化高端融合發展的制度設計;建設科技與文化高端融合試驗區和智慧城市,探索科技與文化高端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打造官產學聯盟,破解科技與文化高端融合的發展瓶頸等。 關鍵詞:文化建設;科技;文化產業;融合;途徑;政策策略 中圖分類號:J50文獻標識碼:A 一、 國內外科技與文化產業高端融合發展的實踐與發展趨勢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文化逐步成為推動國家、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以高新技術為背景的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異軍突起。英國從2007年開始以“創意工業”國家戰略的方式啟動產業領域文化與科技融合,當前英國人正在努力將創意產業打造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以創意來引領新一代制造業,倫敦前市長肯?列文斯通說:“倫敦是世界設計中心,倫敦推出的尖端創新設計涉及所有相關領域”;美國從1973年開始全面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用高科技掌握對外文化輸出的話語權,有數據顯示,美國占據了國際80%的電影市場份額,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廣播節目的生產和制作。在國內,江蘇通過構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文化創新體系使得其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五年保持30%以上年均增速;北京市海淀區確立今后將“以科技與文化高端融合為主線,全力發展數字內容和數字裝備這一核心產業”;深圳提出了“文化科技”的產業升級發展思路,通過“文化+科技”模式促進文化科技領域的人才融合、產業融合和市場融合。如今種種跡象表明,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科技與文化將日益深度融合。其中一個趨勢是產品的融合,為了滿足顧客可感知外部多樣性需求和個性化要求,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成為企業競爭焦點,區分不同類型消費者成為必要,越來越多的產品將由大規模生產轉向大規模定制,產品內部核心零部件的標準化與產品外部設計的創意個性化結合成為新要求;第二個趨勢是產業的融合,隨著剛性生產系統轉向可重構結構的制造系統,工業化生產轉向社會化生產,“借助豐富的產品設計程序和模板,搭配社區網絡媒體的擴散效應以及用戶的互動機制,創新者轉變為制造者的成本將迅速降低”[1],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產業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趨勢加快,服務業產品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第三個趨勢是人才的融合,隨著機器人的普及,大部分生產過程將由機器人承擔完成,機器維護員、軟件設計人員、產品開發人員數量增多,要求勞動者有更強的設計能力與創意,知識型員工成為核心競爭資源;第四個趨勢是市場的融合,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深化,尤其是網絡虛擬技術的發展,“大量物質流將被成功虛擬化而轉化為信息流,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和市場中,企業間以網絡方式跨越邊界與環境的緊密聯系已成為最經常最普遍的現象,產業組織網絡化、產業集群虛擬化成為新的趨勢,企業對個性消費市場和技術變化的反應更為靈敏”[1],整個市場更具靈活性和開放性。 二、 科技與文化產業高端融合發展的政策推進策略 1建立統籌協調辦公機制,創新科技與文化高端融合發展的制度設計。在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度依賴政府政策紅利刺激、企業自身造血功能還不完善的形勢下,政府的扶持發展和驅動前進顯得更加重要,急需“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創新科技與文化協調融合發展的制度設計刻不容緩。一方面針對當前科技管理部門和文化管理部門分設的情況,建議設置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人員由既懂文化創意、又懂科技創新和管理的專業人才組成,負責統籌協調、指導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劃、論證和實施并做好科技部門與文化部門定期商洽對接的制度設計,在重點支持的文化產業項目中著重遴選帶動性強、示范效應廣泛的科技與文化數字化高端融合的文化產業項目和區域特色文化資源數字化開發項目。在此基礎上,積極出臺政策,鼓勵發展各種形式的文化產業企業行業協會和其他中介組織,形成獨立于政府和企業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然后,政府公共財政以向這些中介組織購買服務的方式進入文化產業市場,并通過市場化運作激活文化產業企業和中介組織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機制。 另一方面,政府要通過各種新興的數字媒體廣泛宣傳和示范推廣創意創新的融合,并制定配套措施,以財政資金直補、以獎代補、項目制推動、減免稅收、人才定向培訓以及積極實施市場準入、提高政府采購標準等手段強化企業的科技文化融合意識,從而引導、培育和扶持創意創新產業的發展,使個人的創造性活動及時進入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產業軌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發揮“發動機”作用時要實行有限管理和有效管理,防止干預產業發展,其作用主要在于把握好文化產業形成和營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