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指發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中醫認為,胃癌屬于“胃反”、“噎膈”、“胃脘痛”、“積聚”的范疇,其病因有“正虛”、“邪實”兩個方面。導致胃癌的病因中,“正虛”主要是指中氣不足,脾腎虧虛,治法以益氣健脾、補腎為主 ;“邪實”主要是指氣滯、痰濕及毒瘀,治法以理氣解郁、利濕化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
患者,男,三年前因患胃癌接受手術治療,出現了較重的脘痞乏力等癥狀。后因出現“劍突下燒灼樣疼痛不適”的癥狀,接受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其病情被確診為“賁門癌”。接受經胸賁門癌根治術。術后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顯示 :“低分化腺癌侵及全層,兩切緣未見癌累及,賁門周圍淋巴結見癌轉移。術后,該患者進行 6 個周期的化療。后來尋求中醫藥治療,其臨床表現為:神疲懶言、乏力、脘痞、反酸、呃逆、口干、食少、進食生冷后胃感不適、腰酸軟、舌暗紅、苔白、脈滑。其病情的辨證分型為:中氣不足,肝胃不和,脾腎兩虛,寒熱錯雜。為該患者采用益氣健脾、辛開苦降、和胃補腎、解毒抗癌的方案進行治療,用藥:黃芪、黨參、莪術、白術、蒲公英、仙鶴草、煅瓦楞子、補骨脂、山萸肉、法半夏、姜竹茹、黃連、吳茱萸、神曲 、谷芽等。此方中,黨參、黃芪、白術可益氣健脾,扶正培本;蒲公英、仙鶴草、莪術可解毒抗癌祛邪;半夏、黃連、竹茹辛開苦降,可和胃消痞止酸;補骨脂、山萸肉可益腎補虛。后多次進行辨證加減,諸癥均明顯改善。進行胃鏡復查及 CT 檢查的結果均無明顯的異常。
中醫講究一人一方,每個人的病情不同,用藥也不相同,大家一定要在專業的中醫指導下用藥,不要自行服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